首页> 中文学位 >论人性的永恒与可塑——先秦社会环境与人性关系问题引出的思考
【6h】

论人性的永恒与可塑——先秦社会环境与人性关系问题引出的思考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及学位论文授权使用声明

前言

第一章、先秦人性与社会环境的关系问题

第二章、何谓人性?

第三章、社会环境对人性的作用

第四章、人性永恒与可塑争论的启示

结语

附录

注释: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摘要

论文主要是由先秦社会环境与人性关系问题引出的思考,在探讨“何谓人性?”的基础上,着力回答人性是永恒的还是可塑的争论问题。论文是由四个相互关联而又相互独立的章节组成。 第一章致力于追寻先秦时人有关社会环境对人性作用的论述。 第二章在探讨性之语义、心与性关系、性与情的关系、“天命失坠”是“性”到“人性”转变的前提的基础上,侧重阐述我之人性观。 第三章着力分析社会环境中习俗文化、制度、教化等因素对人性的作用,强调人不是被动的适应社会环境,而是能发挥主观能动性改造环境。 最后一章反思人性是永恒的还是可塑的争论问题,根追两种对立人性观的立论目的和认识论基础,从治国之道和认识论角度分析产生此争论的原因。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