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学教师自主发展研究——新课程教师培训的一个新视角
【6h】

中学教师自主发展研究——新课程教师培训的一个新视角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引言

第一章教师自主发展的内涵与特征

一、概念的界定

二、教师自主发展的内涵

三、教师自主发展的特征

四、教师自主发展的阶段

五、教师自主发展的影响因素

六、中学教师自主发展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第二章教师自主发展的理论基础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二、行动研究理论

三、群体动力理论

第三章中学教师自主发展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一、对培训教师的访谈

二、对中学教师的调查

三、对中学教师的访谈

四、研究结论

第四章中学教师自主发展的方向和途径

一、教师自主发展的具体内容

二、中学教师自我发展的对策

结束语

附录

附录1:对培训教师的访谈提纲

附录2:对中学教师、校长的调查问卷:

附录3:对中学教师的访谈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摘要

新课程在课程功能、结构、内容、实施、评价和管理等方面都较原来的课程有了突破。新课程的实施对中小学教师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它在对教师的专业水平提出了严峻挑战的同时也为之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新课程对不少教师而言也是“新概念”。教师要成为新课程改革的动力就必须内化新课程的相关理念。而要促进教师对新课程的理解,就必须通过培训等多种措施,而且这些措施本身应该浸润、体现新课程的理念。新课程强调自主性学习,但一些培训举措对教师学习的自主性关注不够。在培训中,不能只强调外在的条件,要想真正取得理想的效果必须充分调动教师自身的内部力量,主动自觉地成长、发展,只有这样才能使培训取得好的进展。 论文通过对新课程培训中中学教师自主发展的研究,初步探索改变目前在教师培训过程中教师被动培训的模式、促进教师主动地自主发展的方法和机制,为新课程实施过程中的教师培训提供一些参考。 全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引言,论述了本课题研究与写作的理论背景,并简要地介绍本研究运用的方法与工具。第二部分在阐述了教师自主发展的内涵和特征的基础上,分析了教师自主发展的可能性与必要性。第三部分是教师自主发展的理论基础。第四部分是笔者对中学教师及其培训的调查与分析,包括对培训教师的访谈、对中学教师的访谈与调查,并以个案的形式对教师培训及发展的问题进行了探讨。第五部分是根据研究结论尝试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第六部分是对全文的一个小结,提出了结论与建议及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著录项

  • 作者

    单颖;

  • 作者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

  • 授予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
  • 学科 课程与教学论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孔企平;
  • 年度 2006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G635.12;
  • 关键词

    自主发展; 教师培训; 中学教师; 课程改革;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