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教育、技术与社会——中国大陆教育技术研究1978~2005
【6h】

教育、技术与社会——中国大陆教育技术研究1978~2005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及使用授权声明

导论

一、研究问题的由来

二、教育、技术与社会的关系何以成为一个问题域

三、如何切入教育、技术与社会的问题研究

第1章 中国教育技术的发展和1978年后研究力量的聚集

一、中国教育技术的发展历程

二、1978年后研究力量的聚集

第2章 1978年来教育技术研究旨趣的汇聚与转移

一、预先的分析:提出一个假设

二、对结果的大致判别

三、关于教育技术研究旨趣的转移情况的初步印证

第3章 检验一个假设:28年来教育技术研究旨趣存在明显的汇聚与转移

一、研究资料来源

二、研究资料的分类标准

三、28年来教育技术研究旨趣存在明显的汇聚与转移

第4章 初步推论:教育技术研究旨趣汇聚与转移的形成

一、关于研究领域

二、关于研究范畴

三、关于媒体技术与智能技术

四、其它的一些问题

第5章 从“电化教育”到“教育技术”

一、“电化教育”与“教育技术”名称之争

二、教育技术定义焦点的重新聚集:AECT94定义及后续讨论

三、争议的背后:社会及观念的变迁

四、更名之后的反思:“中国道路”与“面向世界”的问题

第6章 技术的教育形成

一、技术的教育适应

二、技术在教育中的发展

三、技术决定、教育决定与社会决定

第7章 若干影响教育技术研究变迁的社会和文化因素

一、关于教育技术的社会形成

二、关于教育技术与社会的互动

三、市场:教育技术发展无形之手

四、教育政策:教育技术发展的社会控制

五、文化:教育技术发展的土壤

结论

一、关于本研究的结论

二、关于研究的缺憾和未来的后续研究

参考文献

附录:全文图表索引

后记

展开▼

摘要

本文对教育、技术与社会进行了论述。文章认为,教育技术研究旨趣汇聚与转移的情况并非完全是由教育技术学科内部的内在发展所决定的。技术发明是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进行的,一种技术能否进入教育技术研究者的视野,并非是教育技术学科内部自然发展的结果,也不是由教育领域一家独专的,在特定的时空背景下,教育技术研究旨趣的汇聚和转移是社会多种要素与教育本身共同影响的结果,教育技术研究之所以出现了一些偏差,关键在于没有真正将教育、技术与社会作为一个整体来认识。教育技术研究应该更加关注中国的社会现实,在聚焦与转移、冲突与反省的过程中不断前行。

著录项

  • 作者

    王全;

  • 作者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

  • 授予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
  • 学科 教育学原理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马和民;
  • 年度 2007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教育技术学;
  • 关键词

    教育研究; 教育技术; 教育管理;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