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葡萄糖浓度波动对小鼠肝脏及人肝L02细胞影响的初步研究
【6h】

葡萄糖浓度波动对小鼠肝脏及人肝L02细胞影响的初步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及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摘要

第一章血糖波动对糖尿病小鼠肝脏的影响研究

引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与分析

参考文献

第二章葡萄糖浓度波动对人肝L02细胞的影响

引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与分析

参考文献

血糖浓度波动对糖尿病患者的影响及防治措施(研究综述)

致谢

展开▼

摘要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已成为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其引起的死亡人数仅位列心脑血管病与癌症之后,已引起各国高度重视,纷纷对其发病机制、药物防治投入巨资进行研究。高血糖是糖尿病的标志以及导致慢性并发症的主要原因。临床研究显示,长期的血糖波动比慢性持续高血糖对于人体的危害更加严重。糖尿病人的预后及心血管、肾脏和视网膜病变等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不仅与整体血糖水平的升高密切相关,而且与血糖波动性也有密切关系。肝脏在人体消化、吸收、排泄、生物转化以及各类物质代谢特别是糖代谢中起代谢中枢的作用,在糖尿病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血糖波动对小鼠肝脏以及人肝细胞影响的研究未见报道。因此本文从动物模型和离体细胞模型两个层面来研究血糖波动对肝脏的损伤作用,旨在为进一步探讨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发病机理提供一些实验依据,对临床控制血糖的措施提供理论指导。 动物水平:以四氧嘧啶(alloxan)诱导糖尿病模型小鼠为实验对象,用腹腔注射葡萄糖的方法建立糖尿病小鼠血糖波动模型来观察血糖波动和持续性高血糖对小鼠肝脏的不同损伤情况。实验分为三组:正常组(N)、糖尿病模型组(M)和糖尿病模型+波动组(M+F),四周后摘眼球取血处死小鼠,分别测定小鼠的血糖、血清转氨酶活力、血清果糖胺含量,血清胰岛素含量;肝脏匀浆中的糖原、谷胱甘肽(GSH)、过氧化氢酶(CAT),丙二醛(MDA)和糖基化终产物(AGEs)等。实验结果发现糖尿病小鼠血清转氨酶活力升高,血清胰岛素含量提高,胰岛素敏感指数下降,AGEs含量提高,肝糖原减少,GSH、CAT的含量下降,表明肝脏糖代谢、能量代谢出现紊乱,抗氧化能力的下降并且伴随胰岛素抵抗,而血糖波动组小鼠与糖尿病组小鼠相比对肝脏损伤更为严重。 细胞水平:以人肝L02细胞为实验对象,以葡萄糖浓度波动和持续高糖及相关对照组分别处理细胞,来观察葡萄糖浓度波动和持续高糖对人肝L02细胞的不同影响。将人肝L02细胞分成5组:正常对照组(N)、高糖损伤组(H)、葡萄糖浓度波动组(F)、总糖负载相同对照组(L)和渗透压波动对照组(P)。处理72h后分别测定培养基中转氨酶活力,细胞中糖原含量,MDA,GSH含量,ATP酶活力,葡萄糖激酶活性,游离钙离子和细胞膜流动性。结果发现葡萄糖浓度波动和高糖的条件下培养基中的转氨酶活力明显上升,胞内游离钙离子含量显著上升,细胞膜流动性降低,葡萄糖激酶活性降低,且葡萄糖浓度波动组比持续高糖组对人肝L02细胞造成的损害总体上比较严重。上述实验结果表明血糖波动对糖尿病小鼠肝脏和人肝L02细胞造成的损害均比持续的高糖浓度造成的损害要大;在动物水平上,血糖波动对糖尿病小鼠肝脏比持续高血糖造成更为严重的损伤可能是由小鼠胰岛素抵抗加重,氧化应激程度加剧,糖代谢紊乱和肝脏糖基化终产物增多等原因引起的;在细胞水平上,葡萄糖浓度波动对人肝L02细胞比持续高糖浓度造成更为严重的损伤可能是由细胞内糖代谢紊乱加重,钙离子超载加剧,转氨酶活力上升,细胞膜流动性降低等原因引起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