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高校实行“电子校务”的意义与问题研究——基于浙江省TZ学院的个案分析
【6h】

高校实行“电子校务”的意义与问题研究——基于浙江省TZ学院的个案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第一章绪论: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方法

一、电子政务背景下的“电子校务”

二、文献中有关论题的大致研究现状

三、本论文的中心论题与研究思路

第二章“电子校务”职能的基础分析

一、促进行政手段变革提高管理服务的效率

二、改善业务领导的作风有利于大学学术繁荣

三、电子校务发展带来的其他效益

第三章对TZ学院(推及若干同类学院)的现状调查

一、对TZ学院及其他一些学院的调查设计

二、TZ学院及其他被调查学院的调查结论

第四章TZ学院电子校务不力的原因分析

一、行政保密往往使电子校务只能报告“好消息”

二、监督机制的缺位往往使电子校务只能成为“硬件摆设”

三、安全保障问题使电子校务应用受到严峻挑战

四、资金短缺不利于电子校务建设的长期性与连贯性

五、现行高校行政体制对电子校务的制约

第五章改进“电子校务”制度的对策建议

一、行政改革,还电子校务“信息公开”的重要职能

二、利用联网技术推进“信息披露”式的行政监督

三、设施整合,构建有效的电子校务模型

四、利用电子系统协调高校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

五、系统规划,科学管理,促进电子政务发展

第六章实行理想的“电子校务”的条件保障

一、行政文化的转变是改进电子校务的根本

二、强化服务意识,加强信息培训

三、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快电子校务基础设施建设

四、完善制度 保障网络安全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摘要

90年代,美国在“重塑政府”与“信息高速公路”的两大背景下首先提出“电子政务”的概念,将电子信息网络与政府政治联系在一起。人们从电子的“单纯技术观”中走出来,发现“电子网络”作为一种新的媒介正在改变着包括政府与公民关系在内的人与人之间的交际关系,因而也真实地在改变着政治关系——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权力关系。这些政治、权力、行政的关系主要被这些概念或名词表现着:公开、透明、知情权、互动、电子服务、信息的可获得性等等。这些电子政府的意义也在更广泛的公共部门被运用着。例如电子校务。作为培养和造就高素质创新型人才、推动科学技术成果转化的高等学校,积极推进电子校务,实现运行的规范、协调、高效和低成本,这是推行依法治教和加强高等学校民主政治建设的具体体现,是建设现代大学的必然要求。 本文首先阐述电子校务作用以及发展过程,分析比较了国内外部分地方高校电子校务的发展现状,解析了大学电子校务的概念结构,详细介绍了TZ学院电子校务发展的背景和现状。历经访谈、问卷等形式的调查以及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的过程,发现自我国高校启用电子校务以来,校内行政服务的效率和工作态度有了显著的提高,但是就本文讨论的重点即电子校务所带来的“行政方式”效用而言还存在很多问题,大多数参与者没有真正认识到电子校务是行政方式、信息民主化与监督权力实现的重要变革途径等种种“政务”属性,而仍然把电子校务看成是办公电子化的一种形式、工具、技术等,这些观念,恰是电子校务的全面发展最大的阻碍。笔者试图通过传统行政方式惯性、现行行政运行模式、管理参与者的个异心态以及资金因素、安全保障等几个方面的分析,解剖是什么原因使电子校务在推行过程中举步维艰,提出“电子校务”带来的不甚直观却可能产生深层影响的体制变革效应,这包括利用电子校务来改善校内行政权力、克服原来制度上的弊病、促进大学学术繁荣等等方面。 在目前教育管理和高校管理的大环境下,要实现电子校务的“理想”状态,还需要我们充分评估,深入研究,努力创造适宜的环境和发展条件,以保障电子校务合理有序的发展。论文从民主、高效、实用的角度探讨了电子校务建设的基本原则、目标应选择的关键技术,提出了大学电子校务发展维度的概念和内容框架,设计了大学电子校务发展水平分析模型,对电子校务实施的保障措施的若干问题进行了探讨,得出更适合TZ学院电子校务发展的途径,拓展到我国构建地方综合性普通高校电子校务的管理模式,在完善监督机制的前提下,实现校务公开的最大化,通过最大平等的信息共享和相对顺畅的沟通平台,实现提升民主管理水平的目标,真正成为新时代高校管理制度改革的有利工具。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