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海南黑冠长臂猿(Nomascus sp.cf.nasutus hainanus)保护生物学现状及保护对策
【6h】

海南黑冠长臂猿(Nomascus sp.cf.nasutus hainanus)保护生物学现状及保护对策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前言

第一章海南黑冠长臂猿研究概况

1.1海南长臂猿的分类地位

1.1.1长臂猿分类系统的演进

1.1.2海南长臂猿分类地位的变化

1.2海南长臂猿地理分布和种群状况的演进

1.2.1中国长臂猿历史分布的变化

1.2.2海南长臂猿地理分布和种群状况的演进

1.2.3种群现状

1.3生物学特性概述和生态学研究概况

1.3.1生物学特性概述

1.3.2性别和年龄段区分

1.3.3食性

1.3.4栖息地

1.3.5猿群结构、大小和组成

1.3.6鸣叫行为

第二章海南黑冠长臂猿的种群分布、社群构成和变化

2.1研究地点

2.2研究方法

2.3结果

2.3.1种群现状

2.3.2群体的大小和组成

2.4讨论

2.4.1海南黑冠长臂猿种群数量下降的原因

2.4.2保护区内种群分布和数量的变化

2.4.3海南黑冠长臂猿社群构成、大小和配偶制

第三章海南黑冠长臂猿的鸣叫时间特征

3.1研究地点

3.2研究方法

3.3研究结果

3.3.1鸣叫发生的频次

3.3.2鸣叫的起始时间

3.3.3鸣叫持续时间

3.3.4二重唱鸣叫结构

3.4讨论

3.4.1鸣叫发生频次的差异

3.4.2鸣叫起始时间的差异

3.4.3鸣叫持续时间的差异

第四章海南黑冠长臂猿的栖息地现状

4.1研究地点

4.2研究方法

4.3结果

4.3.1天然林植被的垂直分布状况与长臂猿栖息地特征

4.3.2栖息地片断化状况

4.3.3栖息地干扰因素

4.4讨论

第五章霸王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现状和周边社区概况及其对海南黑冠长臂猿保护的影响

5.1保护区现状

5.1.1基本概况

5.1.2管理现状

5.2周边社区概况

5.2.1调查地点和方法

5.2.2调查结果

5.3目前海南黑冠长臂猿的致危因素分析

5.4已经采取的保护措施

5.5保护建议

第六章结论和展望

6.1结论

6.2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展开▼

摘要

海南黑冠长臂猿(Nomascus sp.cf.nasutus hainanus)属于灵长目长臂猿科冠长臂猿属,仅分布于我国的海南岛,是我国的一级保护动物,IUCN的极危种和全球最濒危的25种灵长类之一。曾经广布于海南岛上的海南黑冠长臂猿由于栖息地的丧失和人为捕猎,分布范围大幅度缩小,种群数量急剧下降,其分布范围从当时澄迈、屯昌一线以南的12个县退缩到霸王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一个点,种群数量也由20世纪50年代的2000多只(刘振河等,1984)骤降至目前的不足20只,已然处于灭绝的边缘。 为了能够更好地保护这个濒危的物种,以期能够帮助它摆脱濒临灭绝的处境,在华东师范大学和法国巴黎动物协会的资助下于2001年11月到2006年1月间在霸王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进行了长期的野外研究,其主要目的是认识这物种在霸王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空间分布格局,搞清是哪些因素对其分布的影响,回答为什么这个种群长期稳定在二十余只的水平上?是什么机制在发生作用等科学问题。 在2001年到2006年这5年间主要是对保护区内分布的三群长臂猿中的2群即A群(目前7个个体)和C群(目前4个个体)进行了长期的跟踪和监测,观察了海南黑冠长臂猿的鸣叫行为的特征,种群分布和数量变化、社群结构和大小的情况;同时也对保护区基本情况、保护区周边社区的状况、保护区内栖息地的结构、片断化程度、栖息地干扰因素和海南猿目前的致危因素进行了初步的调查。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