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上海地区艾滋病患者生存质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6h】

上海地区艾滋病患者生存质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代理获取

摘要

目的:研究中国文化背景下,在上海地区检测求治的艾滋病患者的生存质量现状,并深入探讨其影响因素。
   被试量的研究被试共77名艾滋病患者(门诊被试49人,住院被试28人),质的研究被试共118名艾滋病患者(门诊被试48人,住院被试70人)。
   方法:
   研究一:以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为工具,从心理、生理、人际关系和社会环境四个方面调查在上海地区检测求治的艾滋病患者生存质量现状。
   研究二:自编访谈提纲,对艾滋病患者进行半结构化访谈及深度访谈,以质的研究方法深入调查并观察其生存质量现状,分析影响因素,印证并深化研究一的发现。
   结果:通过以上研究,发现主要结果如下:
   一:在上海地区检测就诊的艾滋病患者生存质量的总体水平差,极其显著地低于常模水平,在经济环境、信息获取和医疗环境三个方面尤为突出。进一步分析发现,生存质量与年龄、确诊时长存在极其显著的负相关(年龄越大、确诊时间越久者生存质量越差),与受教育程度存在极其显著的正相关(受教育程度越高者,生存质量越好)。质的研究结果进一步印证了量的研究结果。
   二:1、心理健康方面,艾滋病患者突出表现为持续的严重自卑感,随着病程的推进,害怕恐惧感有所降低,会重新审视生命与死亡的问题,积极配合治疗的程度提高;2、生理健康方面,艾滋病患者的身体免疫力低、承受着疼痛与不适的折磨、工作能力和日常生活能力严重受损;3、人际关系方面,艾滋病患者所获得的社会支持主要来源于家人、亲密朋友、病友及草根组织,从其他疏远关系中获得的多为负性影响,非艾滋病科室医护人员对艾滋病患者的歧视问题严重;4、社会环境方面,艾滋病患者及其家庭经济负担沉重。
   三、艾滋病患者生存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有五个方面两大类。第一类,动力性因素,包括应对风格、自我认知两方面,二者相互影响;第二类,资源性因素,包括社会支持、生理健康和经济状况三方面,三者相互影响。动力性因素会对资源性因素产生正向或负向作用。在艾滋病患者中,动力性因素对资源性因素的负向作用显著大于正向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