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区域循环经济发展规划推进机制及跟踪评价研究——以上海市闵行区为例
【6h】

区域循环经济发展规划推进机制及跟踪评价研究——以上海市闵行区为例

代理获取

摘要

循环经济作为一种解决资源环境矛盾,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经济更快更好的发展,并最终实现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目标的一种发展模式,被越来越多的国家地区所采用。21世纪以来,我国在循环经济方面开展了大量的探索,辽宁省、山东省、贵阳市等较多省市制定了循环经济试点方案并付诸实践。2005年我国开始在重点行业、重点领域、产业园区和省市开展循环经济试点,并于2007年12月启动了第二批试点单位。
   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制定了区域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并取得了较大成就,但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对循环经济的错误认识,循环经济法律体系不完善,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公众参与的运行机制尚未形成,区域循环经济发展规划策略未落实或未及时更新等。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论文从以下五个方面设计了区域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实施的推进机制:首先通过加大宣传力度,使政府、企业、公众对循环经济有正确的认识;其次,从完善法律、政策、制度、加强监督和管理四方面构建区域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实施的外部环境,及从企业、产业园区、社会三方面构建内部环境;再次,开展循环经济试点,形成循环经济发展氛围,以点带面推动区域循环经济的发展;最后,对循环经济的实施情况进行跟踪评价,从而保障规划得到落实。
   为考察区域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实施情况,推动规划得到更好的实施,论文探讨了跟踪评价的内涵、意义、内容及程序,并从社会经济、资源、环境三个方面设计了跟踪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析分析法与熵值法相结合的方法对指标赋权重,最后以上海市闵行区为例,进行了案例应用。对2008、2009年上海市闵行区循环经济发展规划跟踪评价结果表明:33.3%的指标已提前完成2010年闵行区循环经济发展规划目标值,绝大多数指标实施效果较好,但从总体上来看,实施效果一般。目前,闵行区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在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包括: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相对较慢,产业技术水平有待升级;节能降耗还有较大提升空间;静脉产业发展相对滞后;对循环经济的认识尚需深化。针对上述评价结果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如下建议措施:对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例、万元GDP取水量(不含电厂冷却水)、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不含电厂冷却水)等8项已达2010年规划目标值的指标提出更高要求,通过采取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进一步推进节能降耗、提高资源利用率,形成静脉产业园区、加大宣传力度、倡导绿色消费等措施加快发展落后指标。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