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试析大革命时期共产国际、联共(布)与国共两党之间的关系
【6h】

试析大革命时期共产国际、联共(布)与国共两党之间的关系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绪论

一、共产国际、联共(布)与国共两党关系的由来

(一)十月革命后的中国与世界

(二)共产国际、联共(布)与中共关系的确立

(三)共产国际、联共(布)与国民党关系的确立

二、共产国际、联共(布)主导下的国共两党关系

(一)共产国际进攻理论与国共两党的对立

(二)斯内夫利特战略与首次国共合作

(三)共产国际妥协退让策略与国共关系破裂

三、共产国际、联共(布)与国共两党之间的特殊关系

(一)共产国际与联共(布)之间的特殊关系

(二)共产国际、联共(布)与中共的特殊关系

(三)共产国际、联共(布)与国民党的特殊关系

四、共产国际、联共(布)与国共关系的历史评析

(一)共产国际、联共(布)与国共两党合作的历史进步作用

(二)共产国际、联共(布)与国共合作模式的局限性及失误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初期的共产国际、联共(布)与国共两党的关系最是值得关注和研究的,它沟通了中国革命与世界革命的联系,并以促进国共合作形式,推动中国国民革命的模式,形成特殊历史条件下彼此之间的政治联盟。 本文以共产国际、联共(布)与国共两党的关系研究为题,比较全面地探讨了共产国际、联共(布)与国共两党关系的历史渊源,重点分析它们彼此之间特殊复杂关系的历史特点和规律,概括总结了共产国际、联共(布)与国共两党合作的历史进步作用和合作模式的历史局限性。全文共分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从历史根源上揭示共产国际、联共(布)与国共两党关系的由来。首先说明这三者之间的关系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发生的: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下,世界与中国都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世界进入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中华民族意识不断觉醒,把目光投向了苏维埃俄国,一批先进的马克思主义者传播、研究马克思主义。其二,分析了共产国际、联共(布)与中共的关系是怎样建立的,国际代表的帮助,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与工人运动的结合,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势在必然。其三,对共产国际、联共(布)与国民党关系确立的过程展开阐述,从联吴联陈到联孙,在经历了波折之后,两者之间才确立关系,并相互派代表访问、考察。 第二部分,深刻分析了共产国际主导下国共两党之间的关系。在共产国际进攻理论的指导下,中共排斥国民党;在共产国际斯内夫利特战略的指导下,国共两党实现首次合作;在共产国际妥协退让的政策下,国共合作最终破裂。由此可见,国共两党之间分分合合,是与共产国际、联共(布)主导作用和它的对华政策分不开的。 第三部分,重点探讨了共产国际、联共(布)与国共两党彼此之间关系的特点。为了输出革命、传播共产主义,帮助中国建立共产党,并与之确立上下级关系;为了保卫苏维埃政权,俄国人在中国找到了当时在中国还是一个比较有影响力的合作同盟——中国国民党,在互利的基础上实现了合作。共产国际与联共(布),原本是总部和支部的关系,但莫斯科是共产国际的所在地,是世界共产主义运动的中心和司令部。这种特殊身份和地位,造成共产国际在指导各国革命时,免不了渗透着俄国的国家利益与民族利益。正是因为共产国际、联共(布)之间所固有的特殊关系,导致了在中国大革命中中共与国民党之间的复杂关系。 第四部分,从史学研究的角度探讨了共产国际、联共(布)与国共合作的历史进步作用以及合作模式的局限性。其合作的历史进步作用是:促成了国共两党的合作,完成了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同时也丰富了从事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经验。 其合作模式的局限和失误是:共产国际处于绝对权威决策地位,主导一切,忽视了各国的具体情况,全盘照搬照抄苏联经验,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延迟、贻误了中国革命的发展;“党内合作”的方式,对国共两党在革命中的作用缺乏合理估量,阻碍了中共的发展;在共产国际指导下形成的不平等的合作,最终导致彼此之间关系的破裂,国民大革命的失败。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