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拟薄水铝石胶溶体系的流变学研究
【6h】

拟薄水铝石胶溶体系的流变学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第一章文献综述

1.1理论背景

1.1.1变学发展的回顾

1.1.2流变学的测量方法

1.1.3流变学模型[4]

1.1.4稳态剪切下流体的特性

1.1.5材料的粘弹性函数

1.2研究概况

1.3选题背景

1.3.1传统意义上的研究

1.3.2现代仪器研究成果

1.4主要内容

参考文献

第二章不同拟薄水铝石原料的评价

2.1氧化铝中氯离子含量的测定

2.2氧化铝中铁离子含量的测定

2.3拟薄水铝石中氧化铝含量的测定

2.4拟薄水铝石中钠、镁、铁离子含量的测定

参考文献

第三章不同拟薄水铝石胶溶体系的触变性比较

3.1实验部分

3.2结果与讨论

3.2.1外观差异

3.2.2 XRD谱图

3.2.3体系的pH值和粒径分布

3.2.4体系触变性的比较

3.2.5酸铝比对体系触变性的影响

3.2.6剪切速率对体系流动性的影响

3.2.7触变性机理初探

3.3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不同拟薄水铝石胶溶体系的粘弹性和孔结构

4.1实验部分

4.2结果与讨论

4.2.1二体系的粘弹性差异

4.2.2胶溶前后孔结构差异

4.2.3胶溶前后汞吸附-脱附曲线比较

4.3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不同拟薄水铝石胶溶体系的结构比较

5.1实验部分

5.2结果与讨论

5.2.1 TEM比较

5.2.2 SEM比较

5.2.3原料和胶溶后体系的粒度比较

5.3 小结

参考文献

第六章时间和速率对拟薄水铝石胶溶体系 流变性质的影响

6.1实验部分

6.2结果与讨论

6.2.1粒径分布

6.2.2触变性

6.2.3粘弹性

6.3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七章酸铝比和固含量 对拟薄水铝石胶溶体系的流变学的影响

7.1实验部分:

7.2结果与讨论

7.2.1外观比较

7.2.2不同酸铝比条件下体系的粒径分布

7.2.3酸铝比对体系储能模量的影响

7.2.3胶溶时间的影响

7.2.4胶溶体系稳定性机理

7.2.5固含量的影响

7.3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八章温度对拟薄水铝石胶溶体系流变性的影响

8.1实验与仪器

8.2结果与讨论

8.2.1温度对体系流动性的影响

参考文献

结论与展望

作者简介与论文发表情况

结束语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该文主要运用流变学的方法对拟薄水铝石胶溶体系进行了研究.首先对两种不同的拟薄水铝石(山东产拟薄水铝石(SD)和实验室自制拟薄水铝石(TY))胶溶体系的流变性进行了比较.发现山东拟薄水铝石呈负触变性,并对这一性质进行系统的研究.认为这一性质是由原料本身的性质造成的.另一方面两种胶溶体系的稳定性不同,认为是由于粒径分布的差异造成的.随后考察了胶溶时间、搅拌速率、酸铝比、固含量、温度对自制拟薄水铝石胶溶体系的流变性的影响,认为胶溶时间和搅拌速率影响了体系的表观粘度,进而影响粒子相互作用能.酸铝比和固含量是影响体系性能的关键因素,并找到最佳酸铝比和固含量,此时的体系最稳定,最终载体的性能也最好.另外还对各个阶段产物的性质(比表面、孔结构、载体强度)进行表征,并对料浆的粘弹性和最终载体的性能进行关联.从而达到通过对料浆的表征控制最终产品性能的目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