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制备核壳结构聚合物纳米聚集体的新途径及形态控制
【6h】

制备核壳结构聚合物纳米聚集体的新途径及形态控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第一章化学交联诱导嵌段共聚物胶束化-一种制备高浓度稳定聚合物胶束的新途径

1.1.研究背景

1.1.1.基本概念

1.1.2.聚合物胶束的制备方法

1.1.3.聚合物胶束结构的固定

1.1.4.聚合物胶束的应用

1.1.5.本课题的提出

1.2.实验部分

1.2.1.原料及其纯化

1.2.2.实验装置

1.2.3.阴离子聚合制备嵌段共聚物PS-b-P4VP

1.2.4.化学交联诱导嵌段共聚物胶束化制备过程

1.2.5.表征方法

1.3.结果与讨论

1.3.1.动态光散射测试

1.3.2.核磁共振测试

1.3.3.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表征

1.4.化学交联诱导嵌段共聚物胶束化的普适性

1.5.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章PS-b-P4VP/HCOOH在非极性溶剂氯仿中的自组装

2.1.研究背景

2.1.2.激光光散射(LLS)

2.2.实验部分

2.2.1.试剂处理

2.2.2.络合物溶液的制备

2.2.3.表征方法

2.3.结果与讨论

2.3.1.3C NMR测试

2.3.2.激光光散射

2.3.3.透射电镜

2.3.4.核磁(1HNMR)

2.3.5.结论

2.4.4-VPy与甲酸的络合

2.5.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PS-b-P4VP/PDFOA络合物在氯仿(含少量甲醇)中的自组装及形态控制

3.1.研究背景及课题的提出

3.2.实验部分

3.2.1.试剂处理

3.2.2.实验步骤

3.2.3.表征方法

3.3.结果与讨论

3.3.1.13C NMR测试

3.3.2.1HNMR测试

3.3.3.激光光散射

3.3.4.扫描电镜

3.3.5.差示扫描量热仪(DSC)

3.3.6.结论

3.4.MR<1/5时的聚集体形态

3.4.1.MR值不同

3.4.2.制样方法不同

3.4.3.温度的影响

3.4.4.制样基质不同

3.5.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通过活性聚合从单体直接制备不同形态稳定的纳米聚集体

4.1.研究背景及课题的提出

4.1.1.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

4.1.2.原子力显微镜(AFM)

4.2.实验部分

4.2.1.试剂处理

4.2.2.实验步骤

4.2.3.表征方法

4.3.结果与讨论

4.3.1.PS分子量对聚集体形态的影响

4.3.2.浓度对聚集体形态的影响

4.3.3.两单体摩尔比对聚集体形态的影响

4.3.4.交联度对聚集体形态的影响

4.3.5.One-pot制备的胶束的结构特点

4.4.机理研究

4.5.One-pot制备核壳组成相同的胶束

4.5.1.动态光散射测试(DLS)

4.5.2.SEM测试

4.6.通过ATRP从单体直接制备高浓度、具有核壳结构的稳定纳米胶束

4.6.1.前言

4.6.2.ATRP聚合基本原理

4.6.2.实验部分

4.6.3.预聚体PS-Br的表征

4.6.4.结果与讨论

4.7.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RESUME

致谢

论文独创性声明和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展开▼

摘要

该论文内容概述如下:一.化学交联诱导嵌段共聚物胶束化.聚合物胶束是具有核—壳结构的纳米粒子.一般情况下,其尺寸处于5~500nm范围内.近年来,聚合物胶束在生物活性物质及药物的输运和可控释放、纳米材料及催化剂的制备以及光电活性物质的负载等领域均呈现出极好的应用前景,因而倍受关注.首先利用自己设计的阴离子聚合装置合成一系列窄分布的两亲性嵌段共聚物PS-b-P4VP(polystyrene-block-poly(4-vinyl pyridine)),GPC和<'1>H NMR结果显示实际分子量与理论值比较接近.二.嵌段共聚物PS-b-P4VP与甲酸络合物在非极性溶剂CHCl<,3>中的自组装.该论文系统研究了嵌段共聚物PS-b-P4VP与甲酸络合络合物在氯仿中的自组装行为.三.PS-b-P4VP/PDFOA(全氟辛酸)络合物在氯仿(含少量甲醇)中的自组装.四.通过活性聚合从单体直接制备高浓度稳定的纳米聚集体.该论文研究工作的意义在于把上述两方面的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阴离子聚合和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从单体制备不同形态的纳米聚集体.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