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早产儿早期高剂量输注氨基酸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评价
【6h】

早产儿早期高剂量输注氨基酸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评价

代理获取

目录

论文说明:英文缩略词表

声明

前言

对象和方法

结果

讨论

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综述:早产儿肠外营养氨基酸的需要量

展开▼

摘要

目的:因顾虑安全性问题,目前国内大多数新生儿科仍采用传统的氨基酸输注方式,限制早产儿早期蛋白质摄入。研究表明低出生体重的早产儿住院期间低生长率可能导致远期神经系统损害。本研究通过早产儿不同方式输注氨基酸,评价早产儿早期输注高剂量氨基酸的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将2006年1月1日至2006年12月31日出生24小时内体重1000-2000g进入我院NICU接受静脉营养治疗的早产儿,随机分为三组。高剂量组:生后24小时内给予 2.4g/kg/d静脉氨基酸,每天增加1.2g/kg,预期尽早达到峰值3.6g/kg/d。中剂量组:生后24小时内给予1g/kg/d静脉氨基酸,每天增加0.5g/kg,预期峰值3g/kg/d。低剂量组:生后第三天起给予0.5g/kg/d静脉氨基酸,每天增加0.5g/kg,预期峰值3g/kg/d。观察的有效性临床指标包括最大体重下降、体重下降百分比、恢复出生体重时间、头围增长、出 NICU 时间、肠内营养达100kcal/kg/d时间、体重达2000g时间、住院天数和住院费用;实验室指标包括血视黄醇结合蛋白、前白蛋白、血糖、胰岛素、尿素和血氨基酸谱。观察的安全性指标包括血氨、黄疸指数、pH、碳酸氢盐浓度、尿素、肌酐、ALT和AST。并比较各组人口特征及基线资料、第一周营养摄入情况、临床治疗和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SPSS11.5统计软件,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完全随机的方差分析,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多组秩和检验。绝对变量采用卡方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法检验。 结果:完成研究的96例早产儿高剂量组34例、中剂量组32例、低剂量组30例。三组人口特征及基线资料相似。有效性临床指标中高剂量组的最大体重下降(-43.4g;95%CI-74.3,-12.6)和体重下降百分比(-2.84%;95%CI-4.79%,-0.71%)均明显少于低剂量组,出 NICU 天数(-5.25d;95%CI-10.23,-0.28)和体重达2000g天数(-7.03d;95%CI-16.01,1.95)也明显少于低剂量组,肠内营养达100Kcal/kg天数少于低剂量组(-4.52d;95%CI-7.47,-1.58),住院费用少于低剂量组(-6275元;95%CI-11294,-1256)和中剂量组(-5715元;95%CI-10907,-524)。实验室指标中高剂量组与低剂量组相比,生后第四天的RBP浓度明显增高(5.85 mg/l;95%CI-1.17,10.52),血氨基酸谱中苏氨酸浓度(70.64 mmol/l;95%CI 5.78.135.50)和酪氨酸浓度(63.12 mmol/l;95%CI-0.65,126.90)明显增高,而尿素第七天较第一天下降程度明显减少(-2.28 mmol/l;95%CI-4.46,-0.10)。三组间空腹胰岛素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高剂量组血糖平均值低于低剂量组(5.63±1.89mg/dl和6.51±2.28mg/dl),但差异缺乏统计学意义。高剂量组院内感染发生率低于低剂量组(21.9%和40.0%),但差异缺乏统计学意义。安全性指标三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低出生体重的早产儿生后24小时内即开始静脉输注氨基酸较传统的氨基酸输注方式可明显提高过渡期营养状况,尤其是生后三天内的营养状况,早期高剂量(2.4g/kg/d)输注氨基酸有利于早产儿过渡期蛋白质合成;改善早产儿住院期间营养状况;增加喂养的耐受性,使早产儿更早地过渡到全肠内营养;缩短早产儿NICU住院天数和体重达到2000g天数,并减少住院费用;并不会增加胰岛素分泌,但可能可以提高早产儿胰岛素敏感性;可以减少早产儿住院期间感染的发生,但需要更大样本的研究。出生体重1000-2000克的早产儿生后24小时内即开始输注2.4g/kg或1.0g/kg氨基酸是安全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