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快速人口转变后中国的长期经济增长——从预期寿命、人力资本投资角度考察
【6h】

快速人口转变后中国的长期经济增长——从预期寿命、人力资本投资角度考察

代理获取

摘要

本文采用基于个人微观行为的世代交叠模型为基本的分析框架,以不确定性寿命为效应传导工具,利用代表性个人在消费、储蓄、投资、代际转移支付等决策的权衡行为,研究由此产生的对整个宏观经济增长的影响。
   论文的主体部分最终想要回答以下三方面问题:(1)如果放松人口政策,在外生的人口冲击(例如死亡率下降、预期寿命提高)下,个人的微观行为决策如何影响长期的宏观经济增长;(2)如果允许个人通过主动的健康投资行为内生地决定自身的存活概率(预期寿命),个人的微观行为决策如何改变长期的经济运行轨迹而达到新的稳定状态;(3)相关的宏观政策如何影响个人的健康投资和教育投资行为,从而影响长期的经济增长。
   对于第一个问题,模型的理论分析表明,根据代表性行为人对子女数量和福利偏好的相对强弱程度,预期寿命延长对生育率、人力资本投资和经济增长的影响会有所不同。在加入现收现付制养老体系后,预期寿命的变化又通过社会保障税率对相关变量产生了间接的影响效应,从而预期寿命对生育率、人力资本投资和经济增长的净效应变得模糊不定。然而,模型的数值模拟结果非常符合经验事实:预期寿命变化对生育率、储蓄率、人力资本投资率和经济增长率的影响是非单调性的。
   对于第二个问题,我们发现在稳态经济下的健康投资和储蓄是互补的,并且健康投资是正常商品。由此经济发展可能出现多重稳定状态:初始发展条件(包括收入和健康水平)优越的国家向高收入稳态发展,而高死亡、低收入的国家由于储蓄和投资不足而步入发展陷阱。我们的模型因此也印证了若干实证数据反映的客观事实:国家越富有,医疗设施建设和医疗服务供应越完善,卫生费用支出也越高,相反,国家越贫穷,卫生费用支出也越少;富裕国家的人口死亡率较低预期寿命较高,而健康水平低下死亡率很高的贫困国家则容易陷入经济发展陷阱;富裕国家的人口老化速度更快,老龄化程度也越高。
   对于第三个问题,模型的理论分析表明,补贴有助于刺激私人部门的人力资本投资动机,进而引发了内生的经济增长过程。具体的数值模拟分析进一步印证了我国数十年来的经济发展历程。当收入水平很低时,人们的消费动机超过了健康投资动机,从而导致存活概率和经济增长水平低下,然而健康补贴能够促进私人健康投资,使得经济发展走出恶性循环。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健康投资和储蓄不断增加,在一定时期内,经济增长和存活概率的提升逐步加速。在存活概率达到一定水平之后,健康投资占产出的比重开始逐渐下降,而储蓄率和存活概率则最终收敛于平衡增长路径上的稳定状态。此外,就补贴的福利效应而言,我们的弹性测试结果表明,如果同时对教育投资和健康投资补贴,在短期内可能造成贫困国家的福利损失,但在长期内仍将带来较高的存活概率、经济增长率和福利水平。随着补贴水平的提高,福利水平的改进得益于社会平均健康投资水平的正外部性,然而补贴水平在达到一定限度后却会造成福利损失,尽管此时的福利水平仍然比不存在补贴的情况要高。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