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刑事诉讼中的陪审团制度研究
【6h】

刑事诉讼中的陪审团制度研究

代理获取

摘要

本文以刑事诉讼领域的陪审团审判为研究视角,探讨陪审团审判的历史起源、发展、特性与功能,分析我国陪审制度的历史和现状,提出改革和完善我国陪审制度的构想。
   论文全文约4万字,共分4章,各章主题及要点如下:
   第一章主要介绍陪审团制度的相关概念,如:陪审团、陪审团制度、陪审团的规模和组成、陪审团的裁决原则等。
   第二章探讨了陪审团审判的起源与演变。陪审团起初主要服务于王室行政,后经亨利二世的改革,陪审团才逐渐普遍应用于司法领域。考察了陪审团审判制度在美国的继承与发展。陪审团在美国经历了许多变化。起初,美国陪审团在裁决程序中扮演着比现代陪审团要积极得多的角色。美国法律最初没有明显区分陪审团裁决法律问题和事实问题的权力,陪审团通常拥有这两者的裁决权。通过本章的考察,认为陪审团的起源与民主思想并无联系,起初陪审团只是加强君主专制统治的工具。随着陪审团日渐“裁判者化”,陪审团才演化为反对王权专政、维护民众权益的堡垒。
   第三章分析了陪审团审判的特性和功能,认为陪审团审判有助于揭示案件事实真相,有利于实现实体公正的价值。陪审团代表着人民大众的理想与目标,它强化了刑事司法制度的合法性,从普遍意义来说,它特别强化了政府的民主制度。
   第四章题为“中国陪审制度的完善”。在我国陪审制的实施问题上通过分析认为,在我国实行陪审制度是必要的。但是,目前尚不具备全盘引进英美陪审团制度的条件,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考虑选择内生的、渐进型的改革思路,对陪审团审判制度进行有限移植,即借鉴陪审团制度的部分做法。当下英美法系有不少学者都认为陪审团审判应该吸纳大陆法混合庭审的部分做法,这一改革陪审团审判的思路也是两大法系日趋融合之势的一个侧影,同时预示着在全球化这种“趋同”的背景下,人们的思想观念、态度以及思维框架亦在趋同,随着我国司法改革的进一步深入以及人权保护意识的逐步强化,审判活动中刑事被告人地位的不断提升以及诉讼双方的对抗程度和当事人主义职能的进一步加强,我国人民陪审制将逐渐实现其民主、公正、自由等价值,与此同时,在庭审阶段有助于更好地发现案件事实,更加有利于实现实体公正。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