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亲属肾移植中母亲-子女之间特殊的免疫学关系研究
【6h】

亲属肾移植中母亲-子女之间特殊的免疫学关系研究

代理获取

摘要

目的:比较不同供受体关系亲属活体肾移植临床疗效,分析受体术后微嵌合体出现率和作用,探索母亲子女之间特殊的免疫学关系对肾移植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2004年至2008年130例亲属肾移植临床资料,受体随访半年至4年,统计随访结果,采用基本统计方法进行分析。收集受体术后标本,利用STR、HLA-DR位点SSP-PCR和SRY位点SSP-PCR分子生物学方法,检测微嵌合体,并根据随访结果,分析微嵌合体的作用。结果:130例受体中共有29例(22.3%)行介入B超下移植肾穿刺活检,病理结果证实20例(母亲作为供体12例,其他关系作为供体8例)有不同程度的急性排斥;临床诊断非病理证实排斥13例(母亲作为供体7例,其他关系作为供体6例)。不同供受体关系比较,母亲-子女肾移植术后受体急性排斥发生率较高,且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43例受体术后不同时间微嵌合体检测中,16例母亲作为供体的受体中,4例检测到微嵌合体,阳性率25%。27例其他关系的受体中,检测到微嵌合体4例,阳性率14.8%。随访结果结果发现9例发生急性排斥,单因素分析微嵌合体存在与否与移植急性排斥发生差别没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母亲-子女之间肾移植排斥发生率较高,且受体术后微嵌合体阳性率较高;急性排斥受体体内微嵌合体阳性率较高;尚不能证明微嵌合体在母亲.子女之间移植中可以诱导免疫耐受;母亲-子女之间特殊的免疫学关系可能影响肾移植效果。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