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适应与选择——我国高校办学模式趋同的分析与思考
【6h】

适应与选择——我国高校办学模式趋同的分析与思考

代理获取

摘要

伴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中国的高等学校办学模式趋同成为不可避免的现象。现实中我国不少高校并未充分考虑办学目标可行性,未能结合学校的历史和现实条件,采取差异化战略将高校办出特色,而是从规模、数量、速度出发,采取粗放式的经营方式,结果造成高校特色淡化,办学目标、定位、学科专业趋同,甚至可能造成高校毕业生结构性失业等不良结果。分析趋同背后的深层原因,解释和理解办学模式趋同的两重性,探索高校办学模式可持续发展的可能性,对于我国高等教育的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本文首先厘定了高校办学模式的概念,高校办学模式是系统的综合集成,是办学要素的有机集中反映。办学模式众多要素中最核心的有四个:办学理念、办学定位、办学类型、办学特色,它们直接决定办学模式的构建与发展。文中为这几者及外界影响因素构建了示意图,表明办学理念是高校办学模式的灵魂;办学模式由办学定位决定和指引,而办学定位的前提是办学分类;办学定位包括办学目标、学校类型层次,反映办学理念和学校特色;办学定位为办学理念所制约;办学特色是办学模式的核心;学科专业设置是办学模式的最主要体现形式;而办学特色则将一种办学模式区别于其他模式。
  我国高校办学模式趋同可以从三维角度进行分析:趋向于综合性,趋向于高水平,趋向于特色淡化。这三维分别通过高校定位的综合性倾向、高层次倾向、学科专业设置重复来体现。本文在第三章以39所“985工程”院校、10所农业院校、湖南省、新疆自治区等新建地方院校的学校类型、办学目标、办学定位为例,以我国高校部分专业的布点变化情况为例,来辅证办学模式的趋同。现象之后的原因更值得深究,本文受组织趋同理论的启发,分析了办学模式趋同的三个原因:最重要的是我国教育体制下政府对高校资源配置方式和政策的影响;其次是现行高等教育评价体系的影响;还有高等教育界高校之间“流行时尚”的影响。办学模式的趋同有其必然性和不可避免性以及动态性和不稳定性,在符合教育发展的规律的同时,也存在着极大的隐患。
  基于对消除办学模式趋同隐患的思考,本文细述了上海市2008年地方本科院校定位规划汇总的实践、我国通过重点建设推动学校特色和优势发展的实践,以及美国耶鲁大学、威斯康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三所名校的经验,以此为鉴,说明我国国家和地方政府在高等教育调控方面抓重点建设、抓办学定位、促学校特色的智慧,也学习到国际高水平大学坚持办学理念、立足本校基础、保持办学特色的精神。
  总结下来,高校办学模式的形成和变化是适应和选择的产物。要构建和维持良好的高校办学模式,笔者建议,要创造良好的教育生态:高校各司其能,高等教育系统与其他系统有机沟通;要探寻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法:要分类评价,多种评价方式共存;要构建多维的和谐:在适应办学规律,适应社会需求的前提下,高校做出理性选择。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