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网络版权间接侵权责任研究——以美国法为视角
【6h】

网络版权间接侵权责任研究——以美国法为视角

代理获取

目录

指导小组成员名单

摘要

引言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目的及研究思路

三、研究方法

四、创新点

第一章 美国传统版权间接侵权责任

第一节 替代责任

第二节 帮助侵权责任

第三节 意图诱使侵权责任

第四节 总结与评价

第二章 网络版权间接侵权责任

第一节 网络版权保护的困境及网络版权间接侵权责任的重要性

第二节 网络版权间接侵权责任的认定

第三节 网络对等传输的版权间接侵权责任

一、第一种对等传输模式下的版权间接侵权责任

二、第二种对等传输模式下的版权间接侵权责任

三、第三种对等传输模式下的版权间接侵权责任

第三章 网络版权间接侵权责任限制——避风港规则

第一节 避风港规则产生的背景

第二节 临时数字网络传输责任限制

第三节 系统缓存责任限制

第四节 “宿主”责任限制

一、主观判定

二、“没有从有权力及能力控制的侵权行为中直接获利”的判定

三、“宿主”避风港与传统版权间接侵权

四、我国“宿主”版权间接侵权责任判定

第五节 信息定位工具责任限制

一、搜索引擎版权间接侵权责任限制

二、链接服务提供商的版权间接侵权责任限制

第四章 我国网络版权间接侵权责任的完善

第一节 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我国网络版权间接侵权责任存在的问题

二、我国知识产权保护的困境及原因分析

第二节 版权间接侵权责任判定中的利益平衡

一、知识产权保护的利益平衡

二、网络版权间接侵权责任中的利益平衡

三、我国司法审判中网络版权间接侵权责任认定的利益平衡

参考文献

后记

声明

展开▼

摘要

数字技术及网络的发展给知识产权保护尤其是版权的保护带来了严峻的挑战。版权人起诉网络中的个体版权侵权成本高、困难大,法律允许其通过版权间接侵权责任要求网络服务提供商承担赔偿责任。版权因应私人复制技术和网络传播技术的发展而不断扩张的同时,也应适应该些技术的发展要求及社会公众的需要对其进行适当的限制,其中包括对版权间接侵权责任的限制。美国《千禧年数字版权法》第512条为提供临时数字传输、系统缓存、宿主及信息定位工具的四种网络服务提供商提供了“避风港”的保护,在一定条件下,该些服务提供商因某些行为而侵犯他人版权的,不必承担赔偿责任。我国《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也为提供网络自动接入、自动存储、信息存储空间,以及搜索或者链接服务的提供商提供了“避风港”,然而,从目前我国法院对相关案件的判决来看,有些服务提供商,例如提供存储空间的视频分享网站的“宿主”很少能够受到“避风港”的保护,而有些服务提供商,却利用“避风港”条款逃避了责任的承担。这种情况的产生,既有我国相关立法上的问题,也有司法适用上、理论研究上的问题。本文通过详细解析美国相关判例及我国案例,对美国传统版权间接侵权责任及其在网络侵权中的适用及发展,以及网络版权间接侵权责任限制进行了深入分析,突出研究了对个案中各类版权间接侵权责任构成要件的认定和把握,及作为网络版权间接侵权责任限制条款的避风港的适用条件,在此基础上,对比我国网络版权间接侵权责任判定的立法及司法实践,分析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及产生的原因,反思了我国版权保护及知识产权保护中存在的过度保护的问题,并进而提出了相关具体对策和建议。
  全文分为四个章节:
  第一章是全文的理论基础,研究了美国传统版权间接侵权责任。本文将美国版权间接侵权责任总结为三种类型:替代责任、帮助侵权和意图诱使侵权。替代责任要求被告有权力及能力对侵权行为进行监督,并从侵权中获得了明显且直接的经济利益;帮助侵权理论要求被告知道侵权而实施了引诱、促使他人侵权的行为,或为他人侵权提供了物质帮助;意图诱使侵权,是指虽然开发或提供的产品或服务不具有实质性侵权用途,但由于开发者或提供者具有诱使他人侵权的意图而应当为他人的直接侵权行为承担责任。该章结合相关判例,对每个类型的间接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个案中对该些要件的认定及把握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对不同类型间接侵权责任的侧重点及相互之间的区别与联系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论证。
  第二章网络版权间接侵权责任,主要研究了传统版权间接侵权责任在网络环境中的适用、发展及各间接侵权责任构成要件在网络侵权中的判定。该章首先通过分析网络版权保护的困境强调了网络版权间接侵权责任的重要性,接着详细解析了美国几起网络版权间接侵权责任案件中版权替代责任及帮助侵权责任各个构成要件的在网络环境中的具体认定和把握。由于目前国内外理论及实践对于网络对等传输软件开发商及服务商的版权间接侵权责任的判定争议很大,而这又是网络版权间接侵权责任认定的难点问题,因此本章对该问题进行了专节研究。根据不同模式对等传输技术的技术原理及特征,对每种模式下的对等传输网络间接侵权责任判定进行了深入分析。
  第三章研究了作为网络版权间接侵权责任限制的“避风港”条款,结合立法文件及相关判例对美国《千禧年数字版权法》第512条中提供临时数字传输、系统缓存、宿主及信息定位工具的四种网络服务提供商“避风港”条款及其具体适用分别予以了分析和解读,并对我国存在突出问题的网络存储空间服务提供商的间接侵权责任判定及其免除进行了研究和分析。
  第四章在前三章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网络版权间接侵权责任判定中存在的问题,指出我们知识产权领域存在着对美国相关立法移植的形式化、对美国相关判例解读的片面化及对美国相关理论适用的机械化的问题,并分析了产生的原因,进而对我国目前的知识产权保护进行了反思。由于知识产权保护客体的特殊性,包括版权在内的知识产权立法与司法均必须贯彻利益平衡的原则,版权间接侵权判定应当根据公共利益的需要、结合我国国情,并考量经济及科技发展水平,坚持依法保护与适度保护相结合的原则。本章结合当前审判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对我国网络版权间接侵权案件审理中如何贯彻该原则提出了具体的建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