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唐代两税法改革及其历史影响
【6h】

唐代两税法改革及其历史影响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引言

第一章 唐代两税法的实施背景

一、均田制的破坏

(一)农户受田不足

(二)土地买卖和兼并之风盛行

二、租庸调制的瓦解

(一)租庸调制的制度缺陷

(二)农民逃户现象严重

(三)户籍长期不造

(四)税外加征无度

三、安史之乱加剧财政危机

(一)战乱导致财政收支紊乱

(二)战后地方与中央争财

(三)财政管理体制混乱

第二章 唐代两税法内容解析

一、两税法的基本税制

(一)纳税主体与标准

(二)税目与征税期限

(三)征税手段

二、两税法的制税原则

(一)量出制入

(二)量出制入原则提出的必然性

三、两税法税收收入的分配与使用

(一)两税三分制

(二)税收的使用

第三章 唐代两税法的实施与效果

一、两税法的实施与“元和中兴”

(一)两税法实施的成效

(二)“元和中兴”的“两税”保障

二、两税法实施中出现的问题

(一)资产评定方法不完善

(二)两税之外又生苛杂

(三)量出制入原则不成熟

第四章 唐代两税法改革的历史总结与评价

一、两税法的进步性

(一)简化税制

(二)计税依据公平化

(三)赋税货币化

(四)量出制入原则提出的先前性

二、两税法的弊端

(一)税额没有统一标准

(二)折纳实物致农民负担加重

(三)缺乏赋税蠲免和赈灾专项储备的规定

三、两税法对唐代之后税制的影响

(一)五代十国、宋赋税政策对两税法内容的沿革

(二)明清赋税政策对两税法精神的继承

(三)唐代两税法税制思想的启示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 录: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展开▼

摘要

唐代中期,以“均田制”和“租庸调制”为基础的赋税制度趋向瓦解,同时,为平叛唐玄宗后期爆发的安史之乱,唐政府投入了庞大的战争物资,消耗过大,导致人口大减,经济凋敝,朝廷财源枯竭。两税法改革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展开的。两税法将之前的各种赋税合为一体,以地税、户税的方式来征收。两税法实行之前,赋税制度“以丁身为本”,按丁征税,而两税法却实行“以资产为宗”,同时,两税法还开辟了我国以货币计税的历史先河。两税法的实行刺激了人口的增加,缓解了财政危机,加强了中央集权,对当时社会政治经济都产生了一定影响。两税法自德宗建中元年(公元780年)开始实施,一直持续到明代中期才被废止,约实行了800年之久,它成为中唐以后中国赋税制度的中枢,为随后的宋元明清王朝的赋税改革奠定了基础。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