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反潮流英雄?国家话语与个人记忆中的女知青典型
【6h】

反潮流英雄?国家话语与个人记忆中的女知青典型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同旧传统观念彻底决裂”的女大学生

第一节 “反潮流”英雄形象的树立过程

一、第一篇报道

二、省内的跟进宣传

三、全国上下报道的高潮

四、省市内部对“反潮流”典型的形象持续巩固

第二节 国家话语塑造出的“反潮流英雄”白启娴的形象

一、贫下中农点头笑,“庄稼姑娘”绘新天——处处冒尖的北京姑娘

二、“既要在农村扎根一辈子,找个农民就是理所应当的”——白启娴对婚姻的认识

三、“我从城市来到农村,爱上农村,爱上一个普通农民”——在劳动中爱上贫下中农

四、“心眼好、思想好,对集体一心一意”的优秀青年毕振远

五、“婚后,启娴一家生活得很美满”——白启娴和毕振远的婚后生活

六、“少心眼”和“毛主席教导出来的好青年”——外界对大学生嫁给农民婚姻模式的反响

第二章 个人记忆中的女知青典型白启娴

第一节 来自记忆的声音

一、口述对象分析

二、回忆录资料分析

第二节 个体记忆与官方报道中白启娴形象的横向比较

一、处处冒尖的北京姑娘?

二、在劳动中爱上贫下中农?

三、“心眼好、思想好,对集体一心一意”的优秀青年毕振远

四、“婚后,启娴一家生活得很美满”?

五、“少心眼”还是“毛主席教导出来的好青年”?

第三章 国家话语体系与个体记忆的冲突

第一节 直接原因——源于开端的误读

一、“被发现”的典型——诉苦信

第二节 历史原因——时势造英雄的年代

一、“批林批孔”运动的必然产物——“反潮流典型”

二、上山下乡女知青的境遇与婚姻状况

三、巩固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形势

第三节 社会原因——必然的冲突

一、与传统社会分工的冲突

二、城市文明与农村文明的冲突

第四节 个体原因:个体与记忆

一、个人原因——“单纯、善良、赤诚的大城市女校学生”

二、记忆与叙述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后记

附录

展开▼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