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新新贸易理论中的国际分工问题研究——基于全球价值链理论分析
【6h】

新新贸易理论中的国际分工问题研究——基于全球价值链理论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第1章 导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全球价值链分工理论研究综述

1.2.2 新新贸易理论中的国际分工研究综述

1.3 研究的内容、结构和方法

1.3.1 研究的内容和结构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的主要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1.4.1 主要创新点

1.4.2 不足之处

注释

第2章 新新贸易理论与国际分工

2.1 新新贸易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2.1.1 国际贸易理论发展脉络

2.1.2 新新贸易理论产生的背景

2.1.3 新新贸易理论的主要内容

2.1.4 新新贸易理论的主要特征

2.2 新新贸易理论与国际分工的新变化

2.2.1 国际分工概述

2.2.2 当代国际分工的新变化

2.2.3 当代国际分工新变化的新新贸易理论分析

2.3 新新贸易理论与当代国际分工的运行机制

2.3.1 新新贸易理论与国际分工的内涵

2.3.2 新新贸易理论中与国际分工的动力机制

2.3.3 新新贸易理论与国际分工的治理机制

注释

第3章 新新贸易理论与国际分工的动因、原则和利益来源

3.1 新新贸易理论与国际分工的动因

3.1.1 传统国际分工的成因

3.1.2 新新贸易理论与国际分工的成因

3.2 新新贸易理论与国际分工的原则

3.2.1 传统国际分工的原则

3.2.2 新新贸易理论与国际分工的原则

3.3 新新贸易理论与国际分工的利益来源

3.3.1 传统国际分工的利益来源

3.3.2 新新贸易理论与国际分工的利益来源

注释

第4章 新新贸易理论与国际分工的效应分析

4.1 新新贸易理论与国际分工的就业效应

4.1.1 国际分工分工就业效应的经济学分析

4.1.2 国际分工就业效应的传导途径

4.1.3 国际分工就业效应的实例分析

4.2 新新贸易理论与国际分工的利益分配效应

4.2.1 国际分工利益分配效应的理论研究

4.2.2 国际分工利益分配效应的主要影响因素

4.2.3 国际分工利益分配效应的实例分析

4.3 新新贸易理论与国际分工的技术进步效应

4.3.1 国际分工技术进步效应的理论研究

4.3.2 国际分工技术进步效应的影响因素

4.3.3 国际分工技术进步效应的实例分析

4.4 新新贸易理论与国际分工的产业升级效应

4.4.1 国际分工产业升级效应的理论研究

4.4.2 国际分工产业升级效应的途径分析

4.4.3 国际分工产业升级效应的实例分析

注释

第5章 新新贸易理论与国际分工竞争优势的动态性分析

5.1 国际分工中竞争优势的表现

5.1.1 国家竞争优势

5.1.2 产业竞争优势

5.1.3 企业竞争优势

5.2 新新贸易理论与国际分工的竞争优势

5.2.1 新新贸易理论与国际分工中的主体界定

5.2.2 企业在国际分工中的重要性

5.2.3 新新贸易理论与国际分工的竞争优势

5.3 新新贸易理论与国际分工竞争优势的动态变化

5.3.1 国际分工的实际形态界定

5.3.2 国际分工竞争优势的测度指标

5.3.3 国际分工竞争优势动态变化的实证分析

第6章 新新贸易理论与中国的国际分工

6.1 新新贸易理论与中国企业参与国际分工的现状分析

6.1.1 中国企业参与国际分工的主要方式

6.1.2 中国企业参与国际分工的商品结构

6.1.3 中国企业参与国际分工的竞争优势

6.2 中国企业参与国际分工程度的测度分析

6.2.1 国际分工程度测度的相关文献研究

6.2.2 国际分工程度的测度方法

6.2.3 中国企业参与国际分工的程度

6.3 中国企业参与国际分工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6.3.1 模型基本原理介绍

6.3.2 国际分工与贸易实证检验模型的建立

6.3.3 数据选取及说明

6.3.4 实证检验

6.3.5 模型的检验

6.3.6 检验结果的分析和说明

6.4 新新贸易理论与中国企业参与国际分工的效应分析

6.4.1 就业效应

6.4.2 利益分配效应

6.4.3 技术进步效应

6.5 新新贸易理论与中国企业参与国际分工地位的提升

6.5.1 中国企业参与国际分工存在的主要问题

6.5.2 提升中国企业国际分工地位和层次的路径探讨

注释

第7章 研究结论和后续研究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后续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声明

展开▼

摘要

国际分工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各国国内分工超越国家界限而形成的世界各国之间的劳动分工,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产物。传统的国际分工先后经历了产业间分工和产业内分工两种模式,其存在和发展对整个世界经济的发展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20世纪90年代以来,跨国公司获得巨大发展并日益成为经济全球化主要载体,为应对全球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拥有大量战略性要素的跨国公司将产品价值创造的各环节按照创造价值的大小进行分割,并结合全球配置资源的需要,实行以价值链环节为对象的国际分工,即全球价值链分工。全球价值链分工的出现和发展引发了新一轮的世界产业结构调整,使传统的国际分工模式和分工主体的利益分配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新新贸易理论是Melitz等提出的最新的贸易理论,它是相对与古典贸易理论、新贸易理论而得名。新新贸易理论是企业层面的微观研究,主要体现为异质企业贸易模型和企业内生边界模型在国际贸易中的广泛使用。新新贸易理论的提出丰富和拓展了国际贸易理论的前沿,但是新新贸易在进行研究时更多是从微观层面来探讨异质性企业国际化的路径选择问题,对国际分工问题的研究涉足较少,仅在探讨企业的全球组织生产活动选择时有所涉及国际分工的问题。
  论文从全球价值链分工的视角来分析新新贸易理论中的国际分工问题,探讨了这一全新国际分工的成因、运行机制、动力及其对国际贸易的影响,为其奠定理论基础,同时也弥补新新贸易理论在国际分工问题研究方面的不足,并在此基础上对中国企业参与国际分工的影响因素及其效应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其如何嵌入当代的国际分工以提升其地位和层次。全文共分为7章:
  第1章,导论。本章主要讲述了本篇论文写作目的与意义,介绍与国际分工问题相关的国内外理论与实证研究成果,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本文的研究出发点,论述了本文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创新点和有待改善之处。
  第2章,新新贸易理论与国际分工。本章主要介绍了新新贸易理论的产生和发展,探讨新新贸易理论与国际分工的新变化,并重点从新新贸易理论角度分析了当代国际分工的新变化与运行机制。
  第3章,新新贸易理论与国际分工的动因、原则和利益来源。本章主要介绍了新新贸易理论与当代国际分工的动因、原则和利益来源问题,比较研究了新新贸易理论中的国际分工与传统贸易理论中所分析的国际分工的联系和区别。
  第4章,新新贸易理论与国际分工的效应分析。本章重点介绍了新新贸易理论与当代国际分工的就业效应、利益分配效应、技术进步效应和产业升级效应问题,并结合国际分工发展的实践对其中的影响因素和途径进行探讨。
  第5章,新新贸易理论与国际分工竞争优势的动态性分析。本章对新新贸易理论中国际分工的竞争优势进行动态性分析,探讨了当代国际分工的主体特征和表现形式,并依据国际专业化指数指标对美国、德国、英国、法国、日本、印度、巴西和韩国等重要经济体的国际分工竞争优势进行了量化分析。
  第6章,新新贸易理论与中国的国际分工。本章利用中国工业制造企业参与国际分工的数据对中国企业参与国际分工的现状、竞争优势、影响因素和相关经济效应进行实证分析,探讨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更好地指导中国企业参与国际分工,提升其在国际分工的地位和层次。
  第7章,研究结论和后续研究展望。本章对全文的研究进行总结,概括其主要研究结论和有待完善之处,并对进一步研究作出展望。
  总而言之,论文基于全球价值链分工视角从理论研究和实证检验两个方面对新新贸易理论中的国际分工问题做了些初步分析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对中国企业参与国际分工的影响因素及其效应进行实证检验,但是由于样本数据、研究时间和笔者研究能力方面的限制,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尚未得到充分的研究和说明,期待以后做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