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国可转债对上市公司业绩影响研究——基于2006-2012年沪深两地上市公司数据的实证分析
【6h】

中国可转债对上市公司业绩影响研究——基于2006-2012年沪深两地上市公司数据的实证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1.4 创新与不足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可转换债券概述

2.1.1 可转换债券的基本定义

2.1.2 可转换债券的属性

2.1.3 可转债的作用

2.2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2.2.1 国外的相关研究

2.2.2 国内的研究现状

2.2.3 文献评述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可转债对中国上市公司业绩的实证分析

3.1 中国可转换债券的发展特点

3.2 中国可转债存在的问题

3.3 实证分析

3.3.1 数据来源与样本选取

3.3.2 相关的指标选取

3.4 研究方法

3.5 可转债发行后股票风险变化趋势

3.5.1 对公司风险指标的选取

3.5.2 风险指标的Wilcoxon检验

3.5.3 风险指标的实证结果

3.6 可转债发行后对上市公司整体业绩的影响

3.6.1 绩效变化的相关实证分析

3.6.2 绩效指标的实证结果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可转债对上市公司业绩影响的因素分析

4.1 盈余管理的因素

4.2 其他相关因素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政策建议及结论

5.1 基本结论

5.2 我国发展可转债市场的相关建议

5.3 研究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作为新型金融工具的一种,可转债的出现为资本市场的成熟注入了新鲜血液。由于其特有的债权、股权双重特征,可转债已经在国外的百年发展历程中占据了相当重要的地位。从国内近几年的实际情况来看,债券市场在我国的资本市场所占比重相对较小,大量企业在融资时首先选择股权融资,甚至往往视其为“圈钱”的一种方式,这样对中国资本市场今后的发展必然是不利的。相比股权融资,可转债具有优化企业资本结构、改善企业绩效水平等方面的作用。因此,加深对可转债的理解认识,把握其在国内资本市场的作用是当前十分重要的课题。
  本文选取了2006年到2012年间沪深两市发行的47只可转债作为研究对象。对发债组和参照组的上市公司的风险因素以及财务指标进行研究,对两者在发行前、发行中、和发行后的三个时间点分别考察,运用Wilcoxon符号秩检验对发债组自身以及与参照组的对比研究,发现发行可转债的上市公司往往是行业内业绩比较优秀的公司。但由于这类公司为了满足发行可转债的基本要求,有对财务报表进行修饰的可能,导致可转债发行后公司业绩整体出现比较明显的下滑。最后本文针对2007年发行可转债的9家上市公司业绩变化的原因做了分析,并对今后完善我国未来债券市场的发展提出了对策建议。

著录项

  • 作者

    沈佳祺;

  • 作者单位

    复旦大学;

  • 授予单位 复旦大学;
  • 学科 基金管理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唐朱昌;
  • 年度 2014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F279.246;F832.51;
  • 关键词

    上市公司; 经营业绩; 可转债;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