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城镇自来水厂两种处理工艺各工艺段水质调研
【6h】

城镇自来水厂两种处理工艺各工艺段水质调研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缩写词中英文对照表

第1章 绪论

1.1 饮用水水源水质现状

1.2 饮用水处理工艺

1.2.1 强化常规饮用水处理技术

1.2.2 深度处理技术

1.3 消毒副产物形成机理及危害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2章 研究内容与方法

2.1 研究内容

2.2 实验方案与技术路线

2.2.1 实验水厂概况

2.2.2 技术路线

2.2.3 实验方案与步骤

2.3 分析方法

2.3.1 消毒副产物样品的预处理和分析条件

2.3.2 有机物分子量分布测定方法和有机物种类测定方法

2.3.3 其它指标及分析测定方法

2.4 实验测定过程中使用的标准曲线

第3章 两种水处理工艺各工艺段出水常规指标变化情况

3.1 生物活性炭工艺

3.1.1 浊度

3.1.2 有机物

3.1.3 氨氮和总氮

3.2 膜工艺

3.2.1 浊度

3.2.2 有机物

3.2.3 氨氮和总氮

3.3 小结

第4章 两种水处理工艺各工艺段出水有机物分子量分布和种类变化情况

4.1 生物活性炭工艺

4.1.1 有机物分子量分布特性

4.1.2 有机物种类

4.2 膜工艺

4.2.1 有机物分子量分布特性

4.2.2 有机物种类

4.3 小结

第5章 两种水处理工艺各工艺段出水氯代消毒副产物浓度和生成潜势变化情况

5.1 两种工艺各工艺段出水中生物源物质的变化情况

5.1.1 生物活性炭工艺各工艺段出水中生物源物质的变化情况

5.1.2 膜工艺各工艺段出水中生物源物质的变化情况

5.2 生物活性炭工艺

5.2.1 氯代消毒副产物浓度

5.2.2 氯代消毒副产物生成潜势

5.3 膜工艺

5.3.1 氯代消毒副产物浓度

5.3.2 氯代消毒副产物生成潜势

5.3 小结

第6章 两种水处理工艺各工艺段出水水质比较

6.1 常规指标

6.2 有机物分子量分布特性和有机物种类

6.3 氯代消毒副产物浓度和生成潜势

6.4 小结

第7章 结论和建议

7.1 结论

7.2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分析水厂生物活性炭工艺和膜工艺各工艺段的出水水质,发现两种饮用水处理工艺均能对浊度达到99%以上的去除率,对UV254总去除率分别为29%和26%,对总有机碳的总去除率分别为49%和42%,高锰酸盐指数总去除率为28%和26%,对氨氮和总氮去除效果较差。
  不同分子量范围占峰面积也不相同,把所测结果分为>10KDa、1K-10KDa和<1KDa三种范围。对比两种工艺各工艺段出水中有机物分子量分布特性和有机物种类变化可知,两种工艺对1K-10KDa分子量有机物均能有效去除,去除率分别为26%和34%,且膜工艺对<1KDa分子量有机物控制效果较好。
  两种工艺中原水含有一定程度的氯代有机物、不同种类的芳香烃和烷烃,种类较多。生物活性炭工艺中砂滤工艺段,膜工艺中混凝沉淀与膜1、膜2、膜、膜4工艺段均能有效控制有机物种类,消毒后出水中有机物种类有一定增加。
  两种工艺除消毒后出水外各工艺段氯代消毒副产物浓度较低,两种工艺中原水中卤乙酸和氯仿浓度分别为8.5μg/L和1.5μg/L,经消毒后出水氯代消毒副产物浓度增加,生物活性炭工艺消毒后出水卤乙酸和氯仿浓度分别为15.5μg/L和2.9μg/L,膜工艺分别为10.4μg/L和2.8μg/L,氯消毒对消毒副产物的生成有重要影响。另外,膜工艺对卤乙酸和氯仿的控制作用优于生物活性炭工艺。
  生物活性炭工艺和膜工艺中原水生成潜势最高,卤乙酸生成潜势分别为194.8μg/L和193.1μg/L,氯仿生成潜势浓度分别为105.2μg/L和107.3μg/L,其它工艺段出水生成潜势变化不大,生物活性炭工艺段微生物的代谢生长也对生成潜势有一定的影响。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