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上海市空气质量监测数据的规律研究及在数据审核中的应用
【6h】

上海市空气质量监测数据的规律研究及在数据审核中的应用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数据审核领域现状

1.3 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研究进展

1.4 研究内容

2. 研究基础与方法

2.1 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系统

2.2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2.3 数据基础

2.4 统计方法

3. 研究地区概况及其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系统

3.1 上海地区概况

3.2 上海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系统

4. 上海市空气质量现状评价

4.1 主要空气质量监测因子

4.2 主要空气质量监测因子的浓度分析

4.3 上海市空气质量状况的综合评价

5. 气象因子对监测因子浓度的规律分析

5.1 空气质量监测因子浓度的影响因素

5.2 上海市气象条件分析

5.3 气象条件对监测因子的统计分析

6. 环境空气自动监测数据的筛选

6.1 监测数据筛选方法的确定

6.2 基于筛选方法的相关性分析

6.3 主要气象条件的因子分析

6.4 基于因子分析结果的聚类分析

6.5 基于聚类分析结果的曲线绘制

6.6 绘制曲线的验证

7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环境空气质量直接影响着人民的生活质量和生存环境。目前,在上海共设置45个空气自动监测子站,由此构建的空气质量监测网络体系对快速、准确、全面了解上海空气质量状况做出了重大贡献。
   本课题就上海市2008~2009年3项空气质量监测因子与6项常规气象因子的监测数据进行分析。依据国家空气质量标准,采用四种不同方法对上海市空气质量进行综合评价;在了解上海市气象条件现状的基础上,分析气象因子与各空气质量监测因子间的相关性,进而采用主成分回归建立各空气质量监测因子的浓度预报模型;此外,依据空气质量监测数据间稳定的相关特征,制定出适合于上海市空气质量异常监测数据的筛选方法,为今后实现数据筛选的自动化提供理论基础。
   通过对空气质量染监测因子和气象因子的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可得出以下结论:上海空气质量状况良好,符合国家二级标准水平;结合四种不同空气质量状况的综合评价中可知,上海市空气污染情况呈现冬季重于夏季、白天重于夜晚、市区重于郊区的变化规律;上海市气象因子与空气质量监测因子间多呈极显著相关性,其中气温、露点、湿度、风速值与监测因子浓度呈负相关性;由于各因子间共线性问题严重,采用主成分回归建立各空气质量监测因子的浓度预报模型,该模型通过了08~09年监测数据的回代检验及预报检验,检验结果表明所建模型具有正确率高、稳定性好的优点;此外,以08年45个监测点位可吸入颗粒物监测数据为基础绘制散点图与边界曲线,并设定监测数据分布于边界曲线外即为异常数据,最终建立了以单点位单因子为主、多点位单因子为辅的空气质量异常数据联合筛选体系。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