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水刺非织造用真丝纤维的亲水与抗静电研究
【6h】

水刺非织造用真丝纤维的亲水与抗静电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东华大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真丝纤维的结构及性质

1.3 水刺非织造技术

1.4 真丝纤维未处理前的试车

1.5 抗静电剂的发展

1.6 亲水剂的发展

1.7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课题研究的基本理论

2.1 吸附理论

2.2 摩擦理论

2.3 亲水理论

2.4 抗静电理论

第三章 试验准备

3.1 试验原料

3.2 主要化学试剂

3.3 主要试验仪器及设备

3.4 性能指标及测试方法

第四章 真丝纤维的亲水处理

4.1 亲水处理工艺流程

4.2 亲水处理的目标与要求

4.3 亲水处理工艺参数的确定

4.4 本章试验小结

第五章 真丝纤维的抗静电处理

5.1 工艺流程

5.2 抗静电处理的目标与要求

5.3 抗静电处理工艺参数的确定

5.4 本章试验小结

第六章 亲水剂与抗静电剂的复配

6.1 正交表格的设计

6.2 正交试验分析及结果

第七章 真丝纤维处理后试车

7.1 试车目的

7.2 试验原料

7.3 试验工艺参数

7.4 试车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本课题主要结论

8.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时尚和健康逐渐成为主流意识,开发绿色环保、利于人体健康的纺织新产品是纺织行业近年来的重大课题。
   真丝纤维具有细而柔软、光泽优雅、吸湿性好的特点,在化学纤维大量发展的今天,仍然没有一种纤维在美观和舒适性方面可以与之媲美。真丝机织物轻盈柔软,穿着极其舒适,在市场上一直为高档产品,深受各国消费者欢迎。“六五”以来,经过多年的研发,真丝针织物已成为当今一大类丝绸产品,形成了一门新的产业。而作为纺织加工的一项新兴技术—非织造技术,在丝绸行业中的研究应用较少。
   目前,用于非织造的材料主要是化学纤维,以真丝纤维为材料生产的非织造产品甚少。本课题以真丝纤维为原料,利用水刺非织造方法生产真丝医用卫生材料,用于妇女卫生巾、护垫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前景。
   真丝水刺非织造布工艺流程:丝的散纤维—开清—梳理—水刺—非织造布。经初步试验,发现在水刺非织造生产过程中,由于梳理成网生产速度快,真丝纤维极易产生静电,在锡林、工作辊和剥取辊上方出现严重飞花,大量纤维缠绕机件,影响绵网质量;在水刺加固过程中,真丝纤维快速润湿性差,不能与转鼓贴附前进进行水刺,而使生产不能顺利进行,同时得到的水刺产品快速润湿性也差,影响产品的应用。
   因此,本文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对真丝纤维进行亲水与抗静电处理,提高纤维的快速润湿性与抗静电性,达到生产要求。主要研究内容为:(1)改善丝纤维亲水性试验:首先进行亲水剂筛选,亲水剂选用NW-344/NW-269,分别探讨亲水剂的浓度、浸渍温度、浸渍时间三个工艺参数对亲水效果的影响,同时兼顾纤维的摩擦性能及手感,确定了较好的亲水整理工艺参数。工艺参数为亲水剂浓度0.25%,浸渍温度75℃,浸渍时间15min。(2)改善丝纤维静电性试验:对抗静电剂进行单因子筛选,分别探讨抗静电剂浓度、浸渍温度、浸渍时间对抗静电效果的影响。所选抗静电剂为Henkel-G,抗静电剂浓度为0.2%,电解质醋酸钠浓度0.3%,浸渍温度75℃,浸渍时间15min。(3)由于亲水剂与抗静电剂对丝纤维的亲水性和抗静电性有相互促进的作用,本文将亲水剂与抗静电剂进行复配,利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进行试验,得到了最优整理工艺参数:抗静电剂Henkel-G浓度0.2%,亲水剂NW-344/NW-269浓度0.25%,浸渍温度80℃,浸渍时间l0min。用最优工艺参数进行试验,所得试验结果为:充分润湿时间为13.7S,质量比电阻为2.2×108Ω·g/cm2,此试验结果参数经企业试车试验,生产能够顺利进行。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