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不同合成方法制备红色荧光粉LiLa(1-x)MgWO6:xEu3+及形貌和发光性能研究
【6h】

不同合成方法制备红色荧光粉LiLa(1-x)MgWO6:xEu3+及形貌和发光性能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前言

1.2 发光基础简介

1.3 荧光粉的合成与构造

1.4本课题的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通过高温固相法合成Eu3+掺杂的复合钙钛矿化合物

2.1引言

2.2实验内容

2.3实验结果及讨论

2.4本章小结

第三章 通过溶胶-凝胶法合成Eu3+掺杂的复合钙钛矿化合物

3.1引言

3.2实验内容

3.3实验结果及讨论

3.4本章小结

第四章通过水热合成技术合成Eu3+掺杂的复合钙钛矿化合物LiLaMgWO6红色荧光粉及其发光性能研究

4.1引言

4.2实验内容

4.3实验结果及讨论

4.4本章小结

第五章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荧光转换白光二极管,由于其具有的高效率、寿命长、低能耗、环境友好等优势,而被认为是下一代的照明光源。荧光转换白光LED中实现白光发射的核心部分是荧光粉。现有的荧光粉体系中,缺少性能优异的红色荧光粉组分。并且,也需要找到可以制备更好效果荧光粉的合成方法和合成条件。
  本文从介绍总结红色荧光粉的背景、当前主要的合成荧光粉的方法、以不同合成方法制备高效优质红色荧光粉的角度出发,以LiLa(1-x)MgWO6:xEu3+为目标产物,从三个方面开展我们的研究:
  (1)以具有代表性的复合钙钛矿体系氧化物基红色荧光粉:使用传统的固相合成法制备红色荧光粉,并找到最佳掺杂量,以此为基础进行深入的测试分析。
  (2)通过溶胶凝胶法合成目标产物,得到最佳掺杂量,研究不同碱环境下荧光粉的性能,得到最佳的 pH环境。探讨碱性环境的变化对荧光粉显微形貌和发光性能的影响。发现溶胶-凝胶法比高温固相反应法有优势的方面。
  (3)通过水热合成法制备 LiLa(1-x)MgWO6: xEu3+红色荧光粉。通过 Eu3+离子的不同掺杂浓度得到其最佳掺杂浓度。然后改变不同的前驱体 pH值、水热处理时间、水热处理温度等条件进一步研究荧光粉的显微形貌变化,从而找到水热合成法进行的最佳反应条件。
  实验产物经过 XRD、SEM、荧光光谱及量子效率等分析进行形貌和性能的对比研究。

著录项

  • 作者

    丁乾坤;

  • 作者单位

    东华大学;

  • 授予单位 东华大学;
  • 学科 材料工程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蒋伟忠,薛信培;
  • 年度 2015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TN312.8;
  • 关键词

    荧光粉; 合成方法; 白光二极管; 发光性能;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