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民国初期(1912-1927)《申报》中的美术信息研究
【6h】

民国初期(1912-1927)《申报》中的美术信息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1概述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1.2 研究现状分析

1.3 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研究范围及术语界定

2 民国初期《申报》中美术信息的类型和分布

2.1 《申报》的版面变化

2.2 《申报》中美术信息的类型

2.3 《申报》中美术信息的时间分布

2.4 《申报》中美术信息的栏目分布

2.5 小结

3 民国初期《申报》中有关美术的交易信息分析

3.1 润例广告

3.2 交易促销

3.3 小结

4 民国初期《申报》中有关美术的出版信息分析

4.1 美术教科书出版

4.2 书籍画册出版

4.3 画片、月份牌出版

4.4 画报期刊出版

4.5 出版机构

4.6 小结

5 民国初期《申报》中有关美术的活动信息分析

5.1 展览会活动

5.2演讲活动

5.3 美术考察活动

5.4社会慈善活动

5.5 院校办学活动

5.6 小结

6 民国初期《申报》中有关美术的作品信息分析

6.1 文章作品

6.2 图像作品

6.3 小结

7民国初期《申报》美术信息中的人物分析

7.1 人物的分类方法

7.2 人物的分类分析

7.3人物多重身份分析

7.4 小结

8《申报》美术信息对民国初期社会的影响

8.1助力民国美术市场

8.2 推动民国美术事业

8.3 营造民国文化环境

8.4 提升民国大众审美

8.5 建立社会现代意识

8.6小结

9结论与展望

9.1 结论

9.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图片索引

附录二:表格索引

附录三:案例索引

附录四:发表论文

致谢

展开▼

摘要

民国初期是文化碰撞的重要时期,且传播媒介在当时也发挥着不可磨灭的作用。在已有的研究中,基于报刊的美术研究并不多。
  本文以民国初期(1912-1927)《申报》的美术信息为研究对象,对这一期间的报纸资料进行收集整理,然后综合运用文献资料分析、统计分析、比较研究、推断分析、多学科交叉等方法,以达到三个目的:第一,通过对资料的整理,分析民国初期《申报》中美术信息的类型和分布。第二,通过对民国初期《申报》中与美术相关的交易信息、出版信息、活动信息、作品信息以及人物信息定量和定性分析,总结其不同美术信息的特点。第三,探讨分析民国初期《申报》中美术信息给社会带来的影响。
  通过对民国初期《申报》中美术信息的研究,主要得出如下结论:
  (1)民国初期,《申报》版面变化为美术信息的传播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其中,刊登信息的类型包括报导、文章、广告和图像,信息经由不同类型得以展现。这一多角度、多形式结合的特点,体现出《申报》独特的传播价值。
  (2)自1921年以来,《申报》中的美术信息量开始激增。一是由于不断涌进的外来思潮,加剧了民国初期大众艺术思维的活跃程度;二是由于《申报》艺术副刊的增设,突出了美术信息在《申报》中的独特地位。
  (3)《申报》中美术信息包括交易信息、出版信息、活动信息、作品信息和人物信息。交易信息包括润例广告和交易促销,信息既具备含蓄性、区域性,又兼具多样性、竞争性,皆反映出民国初期上海美术交易市场的升温和美术交易市场经营理念的转变。出版信息扮演着美术书籍普及流通的重要角色。其中,教科书层次的不断提升,体现了人们对美术的关注度和艺术思维的转变。
  (4)美术活动信息包括对美术展览会、美术演讲、美术考察、社会慈善以及艺术院校办学活动的报导。其中,美术展览融贯中西,最大的特点是没有强烈的展览主题,报导的重点在于促进报纸和社会之间信息共享的良好局面,促进了民国初期美术的交流。演讲和考察,都具有引导性和传播性,推动了美术事业的发展。院校招生、学生开学礼和毕业礼、校外写生等办学活动突显了社会与美术教育的相融并进,反映出媒体对艺术教育的关注。美术慈善义举信息则扩大了美术之于社会的正面影响。
  (5)《申报》中的美术作品信息包括文章和图像。文章作品反映出从题词书画到深究实用技法再到思潮奋进的文风转变。图像作品包括选登国画、扇面画、肖像画以及展览作品佳作,也有讽刺画、新年祝福画、漫画、美人画的连载原创作品。图像作品在报刊中的介入性极强,提高大众审美的同时也激发了艺术创作。
  (6)《申报》对美术家宣传的侧重点主要包括商业和文化传播两个目的。多重身份一时并存是美术家最大的特点,身份的多样性直接影响了他们在媒体中的曝光率。其中,媒体更加关注以参与文化事业为主的美术教育家和美术活动家,提高了他们的社会价值和名望。
  (7)《申报》中的美术信息给民国社会带了巨大的影响。大量的信息不仅助力民国初期美术市场,也给民国社会营造了浓浓的文化艺术氛围,大大推动了美术事业的发展。同时,对民国初期建立现代社会意识和民众审美也有着引导和提高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