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碘-125放射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肝癌的实验研究
【6h】

碘-125放射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肝癌的实验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前言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总结

原发性肝癌的放射治疗

放射性粒子近距离治疗肿瘤

致谢

展开▼

摘要

原发性肝癌是中国的常见病,死亡率很高,对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构成极大危害.放射治疗是肝癌的一种有效方法,但一般外照射的根治剂量远高于正常肝脏的耐受剂量,应用明显受到限制.目前最常用的放射性粒子是碘-125,其半衰期短,59.6天,γ射线能量低,35.5Kev,组织穿透距离小,1.7cm,粒子外壳用钛合金密封,直径0.8mm,长度4.5mm,国内已由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反应堆工程研究设计生产.了解一定活度的碘-125粒子治疗肝癌的有效范围,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该文在这方面进行了动物实验研究,同时对碘-125放射粒子的作用机理、放射损伤反应作了初步探讨.该研究说明,一定活度碘-125粒子对不同大小肝癌的治疗效果是不同的,活度为0.8mCi单个碘-125粒子其有效作用范围为0.5cm左右,对直径为0.5cm左右肿瘤具有明显生长抑制作用,而对于直径为1.0cm左右肿瘤无生长抑制作用.当瘤体较大时,需植入多个粒子,以保证肿瘤的整体剂量、特别是周边剂量达到有效杀伤剂量,此时作用可相互叠加,每个粒子有效作用范围可相应扩大,这有待于进一步研究证实.在碘-125粒子作用较明显时通过观察肝癌组织结构、细胞超微结构及基因组DNA电泳进行分析,肝癌组织经碘-125粒子发射的γ射线照射后,瘤细胞坏死和凋亡同时并存,距离粒子较近部位因放射剂量高,以瘤细胞坏死为主,射线直接损伤致死或凋亡后死亡结果,距离粒子较远部位因射线能量很快衰减,以诱导瘤细胞凋亡为主.碘-125粒子发射的γ射线虽然能量低、组织穿透距离短,但因裸鼠个体相对较小,造血机能可受到粒子的影响而导致外周血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稍有下降,无其它放射副反应发生.结果说明,碘-125放射粒子组织间植入近距离治疗肝癌是一种较有前途的局部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