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胰腺癌瘤体内放疗产生的DNA甲基化改变及诱发机体抗癌免疫反应的机制研究
【6h】

胰腺癌瘤体内放疗产生的DNA甲基化改变及诱发机体抗癌免疫反应的机制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论文说明:英文缩略词表

声明

前言

第一部分碘125粒子离体照射胰腺癌细胞株对其DNA甲基化转移酶表达的影响

第二部分125碘粒子内植入裸鼠原位胰腺癌对肿瘤组织甲基化转移酶表达影响

第三部分125碘粒子植入大鼠皮下胰腺移植瘤内对其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

第四部分瘤块种植法建立大鼠原位胰腺癌模型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综述一低剂量辐射兴奋效应在肿瘤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综述二胰腺癌实验模型的研究进展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工作情况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通过125 I 粒子对人胰腺癌细胞株SW1990的体外照射及裸鼠原位胰腺癌瘤体内植入的体内照射,探讨125 I 粒子以低剂量率、连续照射方式对肿瘤生长抑制、诱导凋亡的作用和照射后肿瘤细胞及组织甲基化转移酶(DNMTs)表达水平的影响。建立有免疫力大鼠胰腺癌移植瘤模型,并对其进行瘤体内照射,观察其免疫功能变化。同时摸索一种可行高效的方法建立大鼠原位胰腺癌模型。
   方法:用9 粒表面活度为33.3MBq的Model6711型125 I 粒子建立体外照射装置,将人胰腺癌SW1990细胞放置在粒子平面上方5mm 处接200cGy,400cGy 剂量连续照射(初始剂量率4.866cGy/h),对照组接受空粒子照射。以流式细胞法检测细胞凋亡率,real-time PCR和Westem Blot 法检测照射前后细胞DNMTs的Mrna和蛋白表达的改变。建立裸鼠原位胰腺癌模型,根据瘤体体积随机分三组,空粒子组,200cGy,400cGy剂量组,检测各组瘤体的体积,同时免疫组化法检测DNMTs的表达的变化。建立大鼠胰腺癌皮下移植瘤模型,分为空粒子组,200cGy,400cGy组,照射28天后观察瘤体体积,并检测大鼠血、脾脏CD4+、CD8+比例,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瘤VEGF的表达,Elisa 检测外周血的TNF α、TGF β、NFkB等细胞因子的变化。同时我们也进一步采用了瘤块种植法成功的建立了大鼠原位胰腺癌模型。
   结果:体外细胞实验中,随着剂量的增加,细胞流式法检测照射组与对照组相比凋亡率明显增加,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RT-PCR 检测人胰腺腺癌胞SW1990接受125I 粒子平面照射200cGy后DNMT1、DNMT3b 明显升高,与未照射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而照射400cGy组较200cGy组,DNMT1、DNMT3b 明显下降,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而经照射后SW1990细胞DNMT3a的表达未有明显变化。WestemBlot 法测DNMTs的蛋白表达变化趋势与RT-PCR 相同。
   体内实验中,200cGy组瘤体体积较空粒子组未有明显变化(P>0.05),400cGy组瘤体体积较空粒子组明显减小(P<0.05),免疫组化的结果也显示DNMT1、DNMT3b的表达在200cGy组升高,400cGy组下降,而照射后DNMT3a的表达无明显变化。
   有免疫力大鼠实验中,持续低剂量率照射可抑制肿瘤的生长,以400cGy组最为明显。可引起机体外周血CD4+比例升高,全身机体的免疫功能增强。低剂量照射使外周血TNFα表达升高,协同抗肿瘤作用。
   5 块瘤块植入胰腺包膜下造模的方法在大鼠原位胰腺癌造模的方法中较原位细胞注射法及3 块瘤块植入成功率高,简便,快捷,成瘤率高。
   结论:实验表明,125 I 粒子低剂量连续照射能够诱导肿瘤细胞凋亡,使肿瘤体积变小,同时明显改变了在胰腺癌细胞株及胰腺癌组织DNMT1、DNMT3b的表达,从而使肿瘤细胞表观遗传学发生了改变。同时可改善大鼠的免疫功能及外周血细胞因子血TNFα的改变。5 块瘤块植入胰腺包膜下造模的方法是我们推荐的有正常免疫力Lewis大鼠原位胰腺癌造模的方法,简便,快捷,成瘤率高。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