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晚期癌症患者临终关怀准入现状分析及评价体系的构建
【6h】

晚期癌症患者临终关怀准入现状分析及评价体系的构建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缩略词表(Abbreviation)

前言

第一部分 相关概念和理论框架

一、概念界定

(一)临终关怀(Hospice care)

(二)患者的临终关怀准入

(三)指标体系

二、理论框架

(一)WHO公共健康模式(Public Health Model,PHM)

(二)临终关怀可实现性准入的概念模式(Conceptual model of realized access to end-to-life care)

(三)社会沃母理论(Society Womb)

(四)我国临终关怀准入系统

第二部分 我国晚期癌症患者临终关怀准入现况的调查研究

一、我国临终关怀服务现状

(一)临终关怀相关政策

(二)临终关怀相关学术活动

(三)我国临终关怀服务情况

二、我国晚期癌症患者临终关怀准入现况的横断面调查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对象

(三)研究工具

(四)方法

(五)研究结果

(七)讨论

第三部分 晚期癌症患者临终关怀准入评价体系的构建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现有工具

(二)工具的局限性

(三)讨论

二、我国临终关怀准入评价体系的构建

(一)我国临终关怀准入评价体系构建的原则

(二)初始条目的筛选

(三)函询结果与分析

(四)讨论

第四部分 展望与建议

第五部分 小结

一、主要研究成果

(一)本研究探究了我国临终关怀准入现状

(二)分析了我国临终关怀准入的主要影响因素

(三)初步形成了我国临终关怀准入评价体系

二、创新点

三、不足之处与今后的研究方向

附录

综述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慢性病发病率升高,临终关怀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目前我国对于临终关怀准入没有明确规定,缺乏可用于指导临床工作的准入评价工具。本研究通过对我国晚期癌症患者临终关怀准入的现状分析,描述我国临终关怀准入现状,并通过专家咨询与层次分析法构建我国临终关怀准入评价体系,以期指导筛选纳入真正属于临终关怀范畴并急需照护的人群,规范临终关怀的准入。
   方法:
   1、通过问卷调查、现场调研的方法,探究我国临终关怀机构、普通医疗机构指导晚期癌症患者接受临终关怀服务的标准,准入原因,准入过程中遇到的障碍及影响因素。
   2、通过文献回顾,结合我国晚期癌症患者临终关怀准入现状,初步构建晚期癌症患者临终关怀准入评价指标体系。通过专家咨询对指标进行修订并确定指标权重,构建晚期癌症患者临终关怀准入评价指标体系。
   结果:
   1、现阶段我国医护人员指导患者接受临终关怀服务的原因包括:疾病因素、医疗照护、心理照护、照护方式、社会支持、医疗系统问题等。
   2、影响临终关怀准入的因素包括:医护人员接受临终关怀教育情况、医护人员的职业、学历、医疗机构级别等。
   3、医护人员实施临终关怀服务障碍包括:医疗机构相关因素、医护人员相关因素、患者及家属相关因素。
   4、本研究构建的我国晚期癌症患者临终关怀准入评价体系,其包括5个一级指标、15个二级指标。5个一级按照权重由高到低依次为:生存期、症状控制、疾病诊断、抗肿瘤治疗、社会支持。15个二级条目既能综合评估患者一般状况,又有所侧重。
   结论:
   1、本研究分析总结出了我国临终关怀准入常见的原因、障碍和影响因素,将为我国临终关怀服务的发展提供参考。
   2、本研究形成了我国晚期癌症患者临终关怀准入评价体系,并确定出了每个指标的权重,可作为普通医疗机构医护人员筛选临终关怀受益人群的标准,并为专业临终关怀机构的患者收治提供依据。
   3、今后的研究将进行大样本的调查与统计分析,划分指标的得分等级,以区分收治患者的优先顺序。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