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三甲医院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与分析
【6h】

三甲医院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与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符号说明

前言

1.1 医院感染

1.2 医院感染的分类

1.3 医院感染的污染途径

1.4 医院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

1.5 医院感染工作的紧迫性

1.6 我国医院感染存在的现状与不足

1.7 医院感染流行病学特征

1.8 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重要意义

1.9 医院感染监测的重要性

对象与方法

1、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

2、对象与方法

结果

1、医院感染现患率

2、各科室医院感染率

3、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

4、抗菌药物使用情况

5、医院感染部位构成比

6、医院感染危险因素

7、多重耐药菌情况

讨论

1、横断面调查的意义

2、各科室医院感染现患率分析

3、医院感染部位构成分析

4、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5、医院感染病原菌分析

6、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分析

7、病原微生物标本送检分析

8、常见菌耐药性分析

9、健康教育对防范院内感染的重要性

结论

附图表

参考文献

综述 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新进展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目的:
  通过对医院感染横断面调查,了解医院院内感染现患率、医院感染发生的特点、易感病原菌分布种类、多重耐药菌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对防范医院感染发生,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为临床提高病原菌微生物送检率,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制定防范医院感染措施,降低医院感染发生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医院感染调查由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感染管理科-科室感染管理领导小组三级医院感染管理网络组成。按照全国医院感染监控网的要求,确定调查启动时间,科室按照最少每50张床位配备一名感染质控调查人员,科室安排一名主治医师职称及护理人员作为科室质控人员,医院感染科在调查前3-7天统一培训调查人员,掌握调查的目的、方法及数据采集,质控人员应完善住院患者所有与院内感染有关的检查项目。采用每个患者床旁调查与调查住院病历结合,填写《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表》;院感科对调查当天医院感染患者进行汇总统计分析。特别强调已经调查过的患者如果当日转科应注明,不再重复调查。
  结果:
  2011年医院感染应查917例,实查906例,实查率通过98.80%;发生医院感染69例,医院感染现患率7.62%;2012年实查1274人,发生医院感染89人,医院感染现患率为6.99%,均高于日常连续性调查结果。2011年医院感染现患率居前五位是综合ICU、新生儿组、神经内科、呼吸重症监护室和普外科;2012年医院感染前五位是ICU、新生儿监护室、神经内科、呼吸重症监护室和血液内科。2011共年检出病原菌37株,微生物送检标本121份,病原菌检出率30.58%;2012年检出病原菌52株,微生物送检标本165份,病原菌检出率31.52%。两年均检出铜绿假单胞菌,是近年来增长较快的条件致病菌,也是导致医院感染的重要致病菌之一。2011年调查906人次,使用抗菌药物512人,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为56.51%,2012年调查1274人次,抗菌药物使用605人,抗菌药物使用率为47.49%.医院感染前五位主要集中在下呼吸道、腹腔内组织、泌尿道、浅表切口及皮肤软组织;2012年院内感染前五位依次是下呼吸道、泌尿道、腹腔内组织、浅表手术切口及上呼吸道。两年医院感染部位均以下呼吸道为首位。医院感染危险因素2011年主要为使用呼吸机、气管切开、泌尿道插管、肾上腺皮质激素及放疗化疗为主;2012年危险因素依次为泌尿道插管、使用呼吸机、气管切开、血液透析和放疗化疗。
  结论:
  1、两次医院感染现患率水平保持平稳,均低于全国院感现患率<10%的要求。
  2、科室分布上ICU、新生儿监护室及神经内科感染现患率高于其他科室,是医院感染监控的重点。
  3、医院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感染为主。
  4、医院感染主要危险因素以使用呼吸机、气管切开、泌尿道插管及动静脉插管为主。
  5、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为大肠埃希菌、肠球菌属分支杆菌属及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
  6、住院患者抗生素使用以第三代头孢最多,抗生素使用高于国家标准,内科、小儿科以治疗为主,外科、妇科、产科等手术科室以预防用药为主。临床上病原体送检率低,医生凭经验用药、预防用药普遍。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