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一侧膈神经上根联合舌下神经分支选择性神经再支配喉外展及内收肌的实验研究
【6h】

一侧膈神经上根联合舌下神经分支选择性神经再支配喉外展及内收肌的实验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第一个书签之前

展开▼

摘要

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部分展开论述: 第一部分 一侧膈神经上根选择性神经再支配环杓后肌的实验研究 目的: 探讨一侧膈神经上根选择性神经再支配环杓后肌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方法: 8只健康雄性青年Beagle犬作为实验动物,左侧作为实验侧,右侧作为正常对照侧。全麻下切断Beagle犬左侧膈神经上根与左喉返神经,两断端通过桥接游离神经来吻合,右侧不做任何处理。于手术前、神经修复术后即刻、术后6个月分别行电子喉镜和喉肌电图检查,在最后一次上述检查完成后处死动物,取下双侧的环杓后肌和喉内段喉返神经行组织学检查,并对比分析。 结果: 手术前8只犬的双侧声带运动正常,术后即刻左侧声带固定,神经修复术后6个月均恢复了吸气性外展运动,而且外展运动的幅度与右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前8只犬双侧环杓后肌均能记录到自发肌电位,并引出诱发电位;术后即刻左侧环杓后肌呈电静息,未记录到诱发电位;术后6个月均能记录到自发肌电位,并引出诱发电位,而且两种电位幅度分别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环杓后肌Masson染色组织学检查显示两侧肌肉纤维相对截面积、胶原纤维相对截面积、肌肉/胶原纤维截面积比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喉内段喉返神经甲苯胺蓝染色后光镜下观察显示神经纤维分布较均匀密集,而且左右两侧喉返神经有髓神经纤维数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左侧膈神经上根选择性神经再支配环杓后肌能有效避免神经错向再生,恢复声带的生理性外展运动。 第二部分 一侧膈神经上根联合舌下神经分支选择性神经再支配喉外展及内收肌的动物实验观察 目的: 探讨一侧膈神经上根联合舌下神经分支选择性神经再支配喉外展及内收肌的动物实验效果,能否避免错向再生,达到同步再生,为临床双侧声带麻痹的治疗提供实验依据。 方法: 11只健康雄性青年Beagle犬作为实验动物,左侧作为实验侧,右侧作为正常对照侧。全麻下分别切断Beagle犬左侧膈神经上根与左喉返神经主干,左侧舌下神经分支甲舌肌支与左喉返神经内收肌支,两断端均通过桥接游离神经来吻合,右侧不做任何处理。电子喉镜在手术前、神经修复术后即刻、神经修复术后6周、8周、10周、12周、16周、24周进行;于手术前、神经修复术后即刻、神经修复术后24周行喉肌电图检查,在最后一次上述检查完成后处死动物,取下双侧的环杓后肌、甲杓肌和喉返神经喉内段膈神经吻合口远端及喉返神经内收肌支吻合口远端行组织学检查,并对比分析。 结果: 手术前11只犬的双侧声带运动正常,术后即刻左侧声带固定,神经修复术后不同时间点均恢复了吸气性外展运动、发音时内收运动。实验组神经修复术后24周吸气时外展运动恢复程度和发音时声带内收运动恢复程度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手术前11只犬双侧环杓后肌、甲杓肌均能记录到自发肌电位,并引出诱发电位;术后即刻左侧环杓后肌、甲杓肌呈电静息,未记录到诱发电位;术后24周均能记录到自发肌电位,并引出诱发电位,而且两种电位幅度分别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环杓后肌、甲杓肌Masson染色组织学检查显示两侧肌肉纤维相对截面积、胶原纤维相对截面积、肌肉/胶原纤维截面积比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喉返神经喉内段和喉返神经内收肌支甲苯胺蓝染色后光镜下观察显示神经纤维分布较均匀密集,而且左右两侧喉返神经有髓神经纤维数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一侧膈神经上根联合舌下神经甲舌肌支选择性神经再支配喉外展肌及内收肌的手术能使喉返神经的外展及内收支同步神经再生,有效避免神经错向再生,恢复声带生理性的外展、内收运动。 第三部分 一侧膈神经上根联合舌下神经分支选择性神经再支配喉外展及内收肌的机制研究 目的: 探讨一侧膈神经上根联合舌下神经分支选择性神经再支配喉外展及内收肌的神经同步再生的机制,为临床双侧声带麻痹神经修复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11只健康雄性青年Beagle犬作为实验动物,左侧作为实验侧,右侧作为正常对照侧。全麻下分别切断Beagle犬左侧膈神经上根与左喉返神经主干,左侧舌下神经分支甲舌肌支与左喉返神经内收肌支,两断端均通过桥接游离神经来吻合,右侧不做任何处理。11只犬的电子喉镜和电生理学检查均在神经修复术前、神经修复术后即刻、神经修复后6周、8周、10周、12周进行。一旦记录到喉肌的自发肌电图,动物在完成喉镜检查后立即处死,取下双侧的环杓后肌、甲杓肌行形态学检查并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 手术前11只犬的双侧声带运动正常,术后即刻左侧声带固定,神经修复术后刚刚记录到自发肌电位的不同时间点均未观察到实验组声带的内收和外展运动。手术前11只犬双侧环杓后肌、甲杓肌均能记录到自发肌电位,并引出诱发电位;术后即刻左侧环杓后肌、甲杓肌呈电静息,未记录到诱发电位;神经修复术后6周时,实验组9只未观察到自发肌电位,2只同时记录到环杓后肌和甲杓肌的自发性肌电位;8周时,剩下未处死的9只动物,实验组5只未观察到自发肌电位,4只内收及外展肌同时记录到自发性肌电位;10周时,剩下未处死的5只动物,实验组1只未观察到自发肌电位,4只内收及外展肌同时记录到自发性肌电位;12周时,最后1只动物实验组的内收及外展肌也同时记录到自发性肌电位。11只犬在上述不同的时间点实验组环杓后肌与甲杓肌都同步记录到自发电位,实验组环杓后肌仅在吸气时放电,甲杓肌仅在发音时放电,均未记录到错向再生电位;环杓后肌和甲杓肌的自发肌电位波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肌肉形态学观察:首次记录到自发肌电位立即处死动物,内收肌及外展肌均能够观察到荧光染色的突触素和乙酰胆碱双重标记,各动物突触恢复的比例各不相同,但实验组的内收肌与外展肌神经肌肉接头双重标记的突触恢复的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一侧膈神经上根联合舌下神经甲舌肌支再支配喉外展肌及内收肌选择性神经修复手术后,喉的外展及内收肌的神经肌肉接头突触同步形成,肌电位同步恢复,有效避免神经错向再生,从而恢复喉的内收、外展同步运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