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符合Milan标准的多发肝癌和超Milan标准的单发肝癌手术切除效果比较
【6h】

符合Milan标准的多发肝癌和超Milan标准的单发肝癌手术切除效果比较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第一章 符合Milan标准的多发肝癌与超Milan标准的单发肝癌手术切除效果对比

一、临床资料和方法

二、结果

三、讨论

第二章 单发大肝癌的手术切除安全性及可行性

一、临床资料和方法

二、结果

三、讨论

参考文献

综述 肝细胞癌手术切除的病人选择和特殊问题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工作情况

致谢

展开▼

摘要

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部分展开论述:
  一、符合Milan标准的多发肝癌与超Milan标准的单发肝癌手术切除效果比较
  目的:比较符合Milan标准的多发肝癌与不同直径的单发肝癌患者接受手术切除的生存时间。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2011年在我院行手术切除的1232例肝细胞癌患者临床资料,按照肿瘤个数及肿瘤大小将其分组。A组(多发肿瘤个数≤3个,且最大直径≤3cm)102人;单发肿瘤患者分为B1组(肿瘤直径≤5cm)333人,B2组(5cm<肿瘤直径≤8cm)380人,B3组(8cm<肿瘤直径)417人。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并比较各组患者术后1,3,5年无瘤生存率及总生存率,Cox回归模型进行影响肿瘤复发的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分析。
  结果:1、3、5年无瘤生存率和总生存率:A组的1、3、5年无瘤生存率和总生存率分别为80.1%、43.3%、30%和89.2%、67.2%、61%,B1组的1、3、5年无瘤生存率和总生存率分别为81.6%、69.3%、56.8%和91.9%、80.2%、71.5%,A组与B1组相比,效果要差于B1组(P<0.05),B2组的1、3、5年无瘤生存率和总生存率分别为61.7%、40.6%、29%和79.2%、61.6%、53.2%,A组与B2组相比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274,P=0.176),B1组的1、3、5年无瘤生存率和总生存率分别为46.1%、27.9%、16.5%和62.8%、41.4%、29%,A组与B3组相比,效果要好于B3组(P<0.05)。亚组间对比:B1组预后好于B2组(P<0.01),B2组预后好于B3组(P<0.05)。单发肿瘤的行手术切除治疗的效果随着肿瘤直径的增大而变差。单因素分析:男性,年龄>55岁、肝硬化,包膜不完整,镜下子灶,镜下微血管癌栓,阻断时间>20min,术中出血>400ml,输血,术前HBV-DNA>200U/ml,术前AFP>400μg/L,HBsAg,HBeAg是影响肝细胞癌患者术后肿瘤复发的相关因素(P<0.05)。多因素分析:肝硬化、镜下子灶、镜下微血管癌栓、术中出血>400ml,输血,术前HBV-DNA>200U/ml,术前AFP>400μg/L,HBeAg为影响肿瘤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
  结论:直径5-8cm的单发肝癌与符合Milan标准的多发肝癌都适合手术切除治疗,甚至有机会行肝移植治疗,直径大于8cm的单发肝癌患者,手术切除效果优于单纯行TACE治疗。
  二、单发大肝癌(肿瘤直径>8cm)行手术切除的安全性和可行性
  目的:分析直径大于8cm的单发肝癌接受手术切除后的生存情况。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2011年在我院行手术切除的417例直径大于8cm的单发肝细胞癌患者临床资料,统计术后并发症及生存情况,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患者术后1、2、3、5年无瘤生存率及总生存率,Cox回归模型进行影响肿瘤复发的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分析。
  结果:1、2、3、5年无瘤生存率和总生存率分别为:46.1%、34.8%,27.5%,16.6%和62.8%,47.7%,41.1%,29.2%。多因素分析:术前HBV-DNA>200U/ml,术前AFP>400μg/L、肝硬化、镜下子灶、微血管癌栓为影响肿瘤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HR=1.421,1.527,1.368,1.481,1.386,P<0.05)。
  结论:直径大于8cm的单发肝癌应该行手术切除治疗,为保证手术安全性可贴近肿瘤进行分离切除,术前应行抗病毒治疗。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