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现状、问题与发展对策
【6h】

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现状、问题与发展对策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独创性声明、导师承诺、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

第一章文献综述

第二章新中国的农地制度改革

第三章我国现行农村土地制度的问题

第四章解决农地制度问题的对策建议

第五章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展开▼

摘要

土地是农业和农民的根本,是农业生产的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土地制度的改革,对于调动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保护农民合法权益、促进农业生产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建国以来,中国的农村土地制度先后经历了三次改革,农地制度相应从农民土地所有制、土地集体所有制发展成为现在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制度,以土地的所有权和经营权为核心,中国农村土地制度的改革,走过了一条具有鲜明特点的制度变迁路径:土地所有权、经营权都归农民——土地所有权归农民、经营权归集体——土地所有权、经营权都归集体——所有权归集体、经营权归农民。开放改革以来,农村确立了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对我国扭转粮食供应严重紧张的局面做出了关键性的贡献,受到了农民群众的普遍拥护。本文通过回顾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的变迁过程,分析了农地所有权和经营权由统一走向分离的过程中,农地改革的演变情况、改革的绩效和存在问题。在此基础上,着重分析了现行农村土地制度存在的问题和原因所在,提出了改革和完善农地制度、保护农民权益的对策和建议。研究表明:现行农地制度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三方面,一是所有权问题,表现在土地权属不明确、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地位虚置、农民合法权益得不到保证等;二是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问题,表现在流转程序不规范、基层行政干预严重、流转的法律规范欠缺、流转中存在损害农民利益的行为等;三是农地征用问题,表现在土地征用制度不健全,滥征滥用土地现象严重,征地补偿标准低,土地征用和征用款使用过程中缺乏透明度,失地农民缺乏社会保障等。针对以上问题,应从三个方面着手解决,一是坚持和完善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制度,贯彻落实《农村土地承包法》,逐步推行农村土地产权到户;二是规范和完善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建立健全有关法律法规,探索土地流转市场价格形成机制,提高农民的法律素质,保护农民土地经营权流转中的各项权益;三是完善土地征用制度,制定专门的《土地征用法》和《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法》,将土地征用纳入法制化轨道,设立土地执法监察机构,增加征地过程透明度,让失地农民分享土地增值收益,建立完善的失地农民再就业培训体系。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