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低影响开发理念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南校区景观提升设计研究
【6h】

基于低影响开发理念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南校区景观提升设计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3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第二章 城市雨洪管理相关理论和实践案例研究

2.1国内外雨洪管理研究进展

2.2国内外海绵校园案例分析

2.3小结

第三章 海绵校园建设的关键技术环节

3.1年径流总量调蓄容积计算方法

3.2不同功能的低影响开发措施的选择

3.3校园景观设计视角下的海绵校园

第四章 研究区域现状调研与分析

4.1场地自然现状调研分析

4.2南校调研分析

4.3低影响开发措施建设方法分析

4.4海绵校园策略构建

第五章 结论及展望

5.1结论

5.2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国内海绵城市的建设正如火如荼的进行中,但杨陵区由于缺乏低影响开发理念的指导,干旱和内涝成为区域内发生最为频繁的两种灾害。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是位于杨陵区的高等学府,其资源利用方式对社会具有巨大的示范宣传作用。所以对西农进行海绵校园的改造建设,无论对学校本身的生态环境、经济效益,还是对杨陵区的可持续化发展和城市建设均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 而国内对于海绵校园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低影响开发措施的雨洪管理效果上,较少关注使用者对其景观偏好和本身使用功能的研究。本研究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南校区为研究场地,通过对学生的景观偏好和对场地使用功能需求的研究,提出景观设计与低影响开发措施的融合模式,再基于此对低影响开发措施进行设计改造,以期实现校园内良性水文循环的同时,能够激发场地活力,为校园环境创造较高的景观价值和实用价值,最终实现场地功能性(雨水管理)、景观性(景观偏好)、实用性(使用需求)同时存在。 本文在对海绵校园案例与相关理论的研究基础上,进行了海绵校园景观规划设计研究,之后将理论研究成果运用于设计实践,提出低影响开发措施的设计模式。本文研究成果为:(1)明确了海绵校园综合设计原则、设计思路与雨水管理技术性原则与设计目标;(2)通过对校内学生景观偏好的深入研究,掌握其对校园景观的偏好程度;(3)根据道路骨架和场地功能性质将校园划分为了22个汇水区域,计算得到,当以设计降雨量为百年一遇大暴雨138.7mm时,学校产生日径流总量777624.4m3,各汇水区对径流控制总量为683299.4m3,控制率为87.87%。(4)梳理出了一套相对完整的海绵校园设计流程:在海绵校园景观规划设计中,首先对场地现状进行条件分析与问题评估,进而确定相关设计目标与控制指标,最后基于偏好分析结果与目标指标导向完成低影响开发措施的设计。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