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太极拳练习对老年女性足部本体感觉影响的研究
【6h】

太极拳练习对老年女性足部本体感觉影响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前言

1.1问题的提出

1.2文献综述

1.3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与今后的研究前景

1.4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5研究创新点

1.6研究假设

2研究方法与步骤

2.1研究对象

2.2研究方法

3研究结果与分析

3.1上升阶段下肢足部本体感觉及反应时间分析

3.2 衰退阶段下肢足部本体感觉及反应时间分析

3.3太极组、快走组和对照组在实验过程中不同时期指标的分析

4讨论

4.1下肢足关节本体感觉

4.2下肢足关节反应时间

4.3 改善策略

4.4 研究限制

5结论

5.1太极拳和快走均能改善老年女性足部本体感觉机能,太极拳对于本体感觉机能的改善效果要好于快走(太极组最先出现显著性差异) 。

5.2太极拳与快走对于本体感觉机能均有一定的维持能力,太极拳对于足部踝关节本体感觉机能的维持上要好于快走。

5.3 在足内、外翻本体感觉机能方面,太极组、快走组和对照组三组组间和组内变化均不明显,说明太极拳和快走对于踝关节内翻、外翻本体感觉机能影响不明显。

参考文献

致谢

附表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

展开▼

摘要

目的:太极拳作为中国传统的健身方式,对人体具有诸多益处。通过对练习太极拳、快走的老年女性及不做任何练习的老年女性下肢足部踝关节等本体感觉机能的观察研究和比较分析,探讨两种练习方式对于人体本体感觉机能影响的区别,论述何种练习方式最先对人体的本体感觉及姿势稳定性产生影响,当停止练习后何种练习方式的效用维持的时间长(停止练习后何组受试者踝关节本体感觉机能衰减的速度快)。为预防老年人跌倒的研究和老年人平衡能力的改善提供一定的数据支持和理论基础。
  研究方法:利用本体感觉机能测试仪,通过感知被动运动关节最小阈值的方法来测定受试者的本体感觉与反应时间。受试者包括太极组(16名)、快走组为(15名)、对照组(14名),测试指标为:
  a)优势脚足关节(跖屈、背屈、内翻和外翻)本体感觉,非优势脚足关节(跖屈、背屈、内翻和外翻)本体感觉
  b)优势脚足关节(跖屈、背屈、内翻和外翻)反应时间,非优势脚足关节(跖屈、背屈、内翻和外翻)反应时间。
  实验结果:
  1、上升阶段练习8周后太极组踝关节跖屈和背屈本体感觉机能与对照组出现显著性差异(优势脚跖屈p=0.011、优势脚背屈p=0.007、非优势脚跖屈p=0.026、非优势脚背屈 p=0.001),12周后快走组与对照组出现显著性差异(优势脚跖屈p=0.005、优势脚背屈p=0.022、非优势脚跖屈p=0.025)。
  2、下降阶段太极组和快走组踝关节跖屈和背屈的本体感觉机能均有下降且快走组的下降速度快于太极组。
  3、整个实验过程中太极组和快走组踝关节内翻和外翻及对照组的本体感觉机能组内组间均未发现显著性变化。
  结论:
  1、太极拳和快走均能改善老年女性足部本体感觉机能,太极拳对于本体感觉机能的改善效果要好于快走(太极组最先出现显著性差异)。
  2、太极拳与快走对于本体感觉机能均有一定的维持能力,太极拳对于足部踝关节本体感觉机能的维持上要好于快走。
  3、在足内、外翻本体感觉机能方面,太极组、快走组和对照组三组组间和组内变化均不明显,说明太极拳和快走对于踝关节内翻、外翻本体感觉机能影响不明显。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