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下文圣拳的传承及创新发展研究
【6h】

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下文圣拳的传承及创新发展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1 绪论

1.1 选题依据

1.2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1.2.1 本课题的理论意义

1.2.2 本课题的实际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

1.3.2 关于中国传统武术传承保护的研究

1.3.3 关于文圣拳传承保护的研究

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2.2.2 专家访谈法

2.2.3 实地考察法

2.2.4 逻辑推理法

3 文圣拳发展传承研究

3.1 文圣拳历史溯源

3.1.1 文圣拳的起源

3.1.2 文圣拳的历史传承

3.1.3 文圣拳的传承现状

3.2 文圣拳的技术理论体系

3.2.1 文圣拳的技术体系

3.2.2 文圣拳的理论体系

3.3 文圣拳传承中的困境

3.3.1 文圣拳的拳学思想——儒学思想没有充分体现出来

3.3.2 文圣拳的健身功能没有很好的凸现出来

3.3.3 政府部门扶持力度不够

3.3.4 文圣拳主要传承人思想的转变

3.3.5 竞技武术的强烈冲击

3.3.6 缺乏创新传承人

4 太极拳的传承发展对文圣拳的启示

4.1 太极拳的传承研究

4.1.1 太极拳的传承现状

4.1.2 太极拳传承发展的成功经验

4.2 太极拳的技术理论体系

4.2.1 太极拳的技术体系

4.2.2 太极拳的理论体系

4.3 太极拳的传承发展经验对文圣拳传承发展的启示

4.3.1 太极拳的发展对文圣拳的启示

4.3.2 文圣拳的自身优势

5 文圣拳的创新发展研究

5.1 创新发展思路

5.2 文圣拳创新发展初步实践

6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1.1 文圣拳的主要传承人在文圣拳的创新传承发展过程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6.1.2 政府部门应借助文圣拳发展当地的创意文化产业,通过产业化来更好的推动文圣拳的发展。

6.1.3 文圣拳的拳学思想——儒学思想,应当充分的在拳法的练习中体现出来,使每一招每一式都能与儒学思想相结合。

6.2 建议

6.2.1 政府制定相关的政策保护文圣拳的发展

6.2.2 文圣拳主要传承人的核心作用

6.2.3 儒道思想与文化圣拳紧密的结合起来

6.2.4 开设专门的研究机构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声明

展开▼

摘要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实地考察法、逻辑推理法与比较法对山东济宁的文圣拳进行整理,按照文圣拳传承发展的历史脉络,文圣拳的历史渊源、传承、技术体系以及它对社会的价值等方面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对比研究太极拳传承发展的思路,借鉴太极拳传承发展的经验,提出适合文圣拳创新发展的思路。
   当前国内外掀起了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热潮。传统武术文化也属非物质文化的范畴。近年来,在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下研究传统武术的著作、文章也逐年增加。但是,具体到某一拳种的研究相对较少。有关文圣拳的研究,能够查阅到的资料只是一些技术体系方面的整理,对于怎样更好的创新性的传承和发展的研究还没有出现过,因此,本课题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文圣拳从首创发展至今已有300年的历史,与明末清初出现的太极拳有着同样久远的历史。在长期的历史演变中,文圣拳历经沧桑,一直在民间教门中秘密传授,所以不为世人所知,直到解放后才在民间广为传播。
   文圣拳是山东传统武术的代表和重要拳种之一,是具有较高文化内涵的传统武术之综合表演形式,在长久的发展中形成了完整的表演形式和独特的风格特点;在功能上,它兼具技击性与观赏性;在文化流变上它是在阴阳、太极、八卦等传统文化的基础上结合太祖长拳三十二式,以及六合大枪,跃步旗枪等技法精研而成,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研究价值,成为中国民间传统体育发展之瑰宝。就文圣拳的发展现状而言,一方面其技法在不断的完善,吸引了不少国外武术爱好者;另一方面有关文圣拳的理论研究相对较少,作为一个拳种缺少了理论的支撑,是不可能很好的继承和发展下去的。若不及时对它进行研究,这对中国武术乃至中国传统文化都是一个巨大的损失,因此更加迫切的需要我们去研究文圣拳。
   本课题针对文圣拳的发展现状,提出了一些科学合理的、可行性的能够促进其更好发展的建议,还设计出一套完整的、创新性的方案。如果当地政府能够及时采纳建议,实施方案,就能够在短时间实现双赢的目的(文圣拳得到传承发展;政府实现盈利)。同时为其它正在没落、萎缩、频危灭绝的拳种提供理论借鉴,为其重现生机和活力提供支撑,为传统武术的更好发展提供支撑。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