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电子护具对竞技跆拳道技战术影响的调研
【6h】

电子护具对竞技跆拳道技战术影响的调研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 前言

1.1 问题的提出

1.2 文献综述

1.3 研究的目的意义

1.4 研究课题的创新点

1.5 预期结果

2 电子护具介绍及应用分析

2.1 电子护具概念及界定

2.2 相关电子护具的研究

2.2.1 电子护具的研发初衷

2.2.2 使用电子护具的利与弊

2.2.3 电子护具的测试、改进与完善

2.3 国内外研究的现状

3 跆拳道技战术发展趋势分析

3.1 技击的精度与力度高要求化

3.2 高难度技术与高位技术进攻多元化

3.3 专项能力直接对抗激烈化

3.4 主动进攻技术及研究范畴的界定

3.5 技战术一体化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4.1 比赛用时和犯规次数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电子护具效果分析

4.2.2 技战术分析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本文拟采用文献资料、数字统计以及跆拳道实战比赛录像观察研究等方法,选取跆拳道竞技技术和战术这两个角度,来分析和研究电子护具和普通护具在两次赛事中技术和战术的应用情况进行了对比分析,并以此为据分析电子护具对跆拳道运动发展趋势的影响。本文选取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男子,女子全部四个级别的决赛,半决赛以及2009年第十一届全国运动会作为对象展开研究。竞技跆拳道本身的发展以及其规则的变化历程中其技术和战术也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表现为较多的使用多种组合动作,尤以高难度和腾空动作的使用最为典型;第二阶段则逐渐注重简单实用的战术和技术,大多数情况下运动员还是凭比赛中的实际需要来选择临场中实用的技术动作,而不再是追求高难度的动作;第三阶段,发展到这一阶段后,跆拳道及其规则的演变则转向了能够在保证实际战斗效果的前提下,将高难度的技术提上舞台的日程。然而,比赛中电子护具的应用使比赛情况发生了改变,我们发现下劈技术在比赛中的应用效率明显增加,此种情况尤以男子为最明显,于此相反的是前横踢、后旋以及双飞等技术的使用频率则没有什么大的变化,甚至后踢、旋风踢、拳击打等技术的使用频率出现了些微的下降。因此,各种技术的使用成功率之间的差异还是比较微弱的。从性别差异来比较分析看来,女子的各种技术使用频率之间的差异也并不是特别的明显,有所不同的只有前横踢和后横踢以及后踢的使用频率比以前有所下降,相对来说其它技术的使用率还是呈现出提升态势的。跆拳道比赛中男运动员袭击躯干动作的利用率是降低了的,当然得分率也不会是增加的,同样也是降低了的;与此不同的是男子比赛中击打头部位置的技术动作无论是利用率还是得分率都是提高的,因此,这两者之间的差异并不是很明显。女运动员则是前边腿动作等技术的使用率下降外,其余的技术利用率也是增加了的,同样的差异也不显著。同时,通过击中头部得分的情况明显提升,而有效击中躯干得分的情况明显降低。击中头部和躯干取得的利用率的差异不显着;躯干的有效击中成功率的情况与击中头部得分的情况刚好相反,前者是下降的,而后者则是增加了的。男子比赛各种战术运用率差异不显著,直接攻击,间接攻击的成功率有所下降,直接反击,过渡防守的成功率略有上升。在本文中,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电子护具以及技术和战术概念系统的进行了比较清晰的梳理。以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2009年第十一届全国运动会比赛中优秀对手的战术使用特点和效果作为案例进行分析,揭示跆拳道竞技比赛中战术运用的特点和其内在规律,进而阐述出电子护具的应用对跆拳道竞技比赛技战术发展产生的影响。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