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山东省社会功法发展现状调查与研究——以传统武术功法为例
【6h】

山东省社会功法发展现状调查与研究——以传统武术功法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英文摘要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2.2.3 问卷调查法

2.2.4 数理统计分析法

2.2.5 逻辑推理法

3 基本概念的界定

3.1 社会功法

3.2 传统武术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4.1 济、青、菏、临等地市的社会功法背景资料及现状考察

4.1.1 济、青、菏、临等地市的自然地理及人文环境的背景解析

4.1.2 济、青、菏、临等地市的地方特色拳种的考察与分析

4.1.3 济、青、菏、临等地市的功法习练者的调查分析

4.1.4 山东省社会功法政策导向及基层组织结构调查分析

4.1.5 济、青、菏、临等地市的社会功法竞赛活动的调查分析

4.2 山东省社会功法发展的启示

4.2.1 浓郁的崇武尚武文化氛围是社会功法发展的环境基础

4.2.2 各级政府领导的重视是社会功法发展的助推剂

4.2.3 良好的经济发展态势是发展社会功法活动的重要基础

4.2.4 深入挖掘武术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社会功法发展的源泉

4.3 发展山东省社会功法遭遇的困境

4.3.1 习武尚武人数逐年滑坡

4.3.2 一部分群众对社会功法的认识不够全面

4.3.3 其它新兴体育项目的冲击

4.3.4 社会功法发展遭遇的瓶颈

4.3.5 经济基础薄弱,经营开展资金无法满足需求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山东省社会功法发展现状的调查问卷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展开▼

摘要

社会功法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体现着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性,积淀着深邃的民族文化思想,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和想象力,是炎黄子孙智慧的结晶,也是全人类文明的瑰宝。在几千年的发展中逐渐形成了集强身健体、欣赏、娱乐、教育为一体的多功能价值表现体系。山东是中华武术的重要发源地之一,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和深厚的群众基础。这里的社会功法内容非常丰富,形式多样,其中不乏全国的稀有拳种。良好的传统文化氛围,再加上武术健身,各种功法练习受场地、器材等条件的影响较小,曾使山东省的各种社会功法发展旺盛。但如今,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大趋势下,在中国由农耕社会向工业现代化社会转型的时期,在各种外来体育项目的冲击中,各种社会功法受到大海退潮般的冲击,其发展形势不容乐观。各种社会功法作为我国最大的一宗濒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其进行挖掘、整理、保护、推广迫在眉睫,亟需建立起一整套针对社会功法资源的保护推广措施,使这一流传千百年的文化形式得以传承、巩固和发展,这既是一个重要的学术问题,也是一个紧迫的现实问题。
   因此,本文以山东省这个武术大省作为社会功法调查研究的切入点,以传统武术功法的发展现状为案例,通过运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考察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分析法、逻辑推理法,对济南、青岛、菏泽、临沂等9个地市区域范围内的传统武术功法的起源,历史,传播及发展或消亡进行分析,探究其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其制约因素,试图从中总结出各种社会功法发展失败的教训与成功的经验。以期在它们一步步快速走向衰落和灭亡的时候对它们进行保护和推广,并进行理论研究,为其发展献计献策,提供理论依据。通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1、山东省特殊的自然地理与多变的社会环境,造就了山东人不畏强暴、粗旷豪放、敢于以武抗争的顽强的性格。习武自保的传统,孕育了各有特色的地方武术拳种—螳螂拳、查拳、孙膑拳、梅花拳,刚烈勇猛,手法多变,桩功稳固,其技术内容体系有器械、套路和功法。
   2、山东省社会功法有着极为众多的习练人群,调查中,有近六成(56.3%)的群众有习武经历。
   3、国家和地方制定相关的法规政策,以此来鼓励和引导社会功法的发展,对山东省社会功法的推广、发展提供法律法规上的支持;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社会功法比赛活动,推动了社会功法的普及开展。
   4、通过对社会功法发展的考察与分析,对我们的启示是:浓郁的崇武尚武文化氛围是社会功法发展的环境基础;各级政府领导的重视是社会功法发展的助推剂;良好的经济发展态势是发展社会功法活动的重要基础;深入挖掘武术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社会功法发展的源泉。
   5、山东省社会功法发展面临的新境遇是:习武尚武人数逐年滑坡;一些群众对武社会功法的认识不够全面;其它新兴体育项目的冲击;地方传统武术发展遭遇瓶颈;经济基础薄弱,经营开展资金无法满足需求。
   提出的建议是:政府加强对社会功法发展的科学管理与宏观调控;积极加强和完善基层组织、社区网点的建设;简化武术动作,明了技术动作名称;充分借助高等院校的科学研究优势,推广和普及社会功法;整合旅游资源,发展武术文化旅游。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