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世界男子体操动作发展特征研究——基于第41~43届世界体操锦标赛的分析
【6h】

世界男子体操动作发展特征研究——基于第41~43届世界体操锦标赛的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 前言

1.1 问题的提出

1.2 文献综述

1.2.1 规则本身的研究

1.2.2 规则改变与体操技术的综述

1.2.3 重大体操比赛发展趋势的综述

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2.2.2 录像分析法

2.2.3 专家访谈法

2.2.4 数理统计法

2.2.5 对比分析法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男子竞技体操评分规则的发展过程

3.1.1 竞技体操评分规则的产生及初步发展

3.1.2 评分规则内容逐步充实

3.1.3 评分规则结构基本稳定

3.1.4 评分规则的变革

3.2 世界男子竞技体操动作的发展特征

3.2.1 世界男子自由体操动作的发展特征

3.2.2 世界男子鞍马动作的发展特征

3.2.3 世界男子吊环动作的发展特征

3.2.4 世界男子跳马动作的发展特征

3.2.5 世界男子双杠动作的发展特征

3.2.6 世界男子单杠动作的发展特征

4 结论

4.1 自由体操

4.2 鞍马

4.3 吊环

4.4 跳马

4.5 双杠

4.6 单杠

5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展开▼

摘要

竞技体操是国际竞赛项目之一,从1896年国际体操联合会成立以来,发展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纵观竞技体操的发展,其本身有一定的规律,但从没脱离竞技体操规则的演变,两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共同发展。竞技体操属于技能主导类表现难美性项群项目,动作的难与美是其主要特征。
   2009年北京奥运会之后规则再次修改,其宗旨是“促进体操项目的艺术性及美感和增加安全感。”面对新规则世界各国运动员都处在同一起跑线上,机遇与挑战并存。本研究以北京奥运会、第41届、第42届和第43届体操世锦赛单项决赛前八名运动员成套动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录像分析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法、对比分析法等对近四届世界体操大赛决赛前八名运动员成套动作进行统计与分析,探究当今世界男子竞技体操动作的发展方向和趋势及提出发展特征。其研究结果如下:
   (1)自由体操
   运动员在动作的选用上主要是以第Ⅱ和第Ⅲ组别动作为主,C+D/D+C难度的“二连接”空翻已成为自由体操的潮流连接,运动员为了加大难度增强竞争力有向D+D的高难连接发展的趋势;整套动作的难度价值和连接加分提升,并没用使完成质量下降,运动员在完成动作的稳定性及质量上有所提高。
   (2)鞍马
   整套动作主要由第Ⅲ和第Ⅳ类动作组成,第Ⅰ类中正或反交叉转体180度成倒立(D)已被大多数运动员所掌握;第Ⅱ类发展缓慢,采用最多的动作是马头打滚360度;下法动作相对单一,全旋反出成倒立移三位转体360度下(D)成为主流;D组动作组成了鞍马动作的主体,完成质量没有提高,发展出现“停滞性”。
   (3)吊环
   第Ⅲ和第Ⅳ组别的动作成为运动员所选的潮流动作;第Ⅰ和第Ⅱ类动作主要是为了获得组别分;下法主要集中在D组的直体后空翻两周转体360度下;运动员成套动作的平均D分、最高D分都明显低于上一周期,D组和E组难度的动作成为吊环成套动作的主体。
   (4)跳马
   每名运动员决赛跳两个动作,从动作的类型个数、使用次数可以看出第Ⅲ和第Ⅳ组别动作成为当今世界优秀跳马运动员的主要选择;7.0分难度成为运动员所选的主体难度,难度的提升是当今跳马项目的发展主流;虽然动作难度提高,但是完成动作的质量,不仅没有降低,反而上升;跳马项目的发展已呈现出不可抵挡的趋势。
   (5)双杠
   双杠成套动作的编排主要采用了第Ⅰ和第Ⅲ组别的动作,支撑类动作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短半径类动作主要是后上类型,个数虽少但使用次数较多;下法为清一色的后屈两周下;新规则的修改对双杠项目的影响也是较大的,以使成套动作的D分较上一奥运周期普遍降低。
   (6)单杠
   五个动作组别中,从动作的个数和使用次数都可以看出第Ⅱ组飞行动作的使用占据首位,并且飞行动作的使用呈明显增多的趋势;第Ⅳ类主要是中穿类动作,很受运动员青睐;下法动作直体后空翻转体720度(D),成为当今单杠的流行下法;成套动作难度价值的提高呈现出不可阻挡的趋势;以高难动作连接获得连接加分,增加连接动作的数量,从而提高D分是当今男子单杠项目的发展趋势。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