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金公司企业年金业务赢利模式分析与改进——以合作收益的视角
【6h】

基金公司企业年金业务赢利模式分析与改进——以合作收益的视角

代理获取

目录

论文说明:图表公式目录

声明

1引言

1.1题目

1.2选题背景和意义

1.3文献综述

1.4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5难点和创新点

2企业年金的性质及其发展概况

2.1发展企业年金的理论依据

2.2多方参与企业年金运作的理论依据

2.3国内企业年金发展的可能性与可行性

2.4国外企业年金的发展

2.5存在的问题

3企业年金投资管理人分类与SWOT分析

3.1企业年金投资管理人工作内容与职责

3.2企业年金投资管理人的分类

3.3企业年金各投资管理人SWOT分析

4赢利模式的理论基础及要素

4.1赢利模式的理论基础

4.2赢利模式的七要素

5基金公司企业年金业务赢利模式分析

5.1基金公司企业年金业务利润源分析

5.2基金公司企业年金业务利润点分析

5.3基金公司企业年金业务利润杠杆分析

5.4基金公司企业年金业务利润屏蔽分析

5.5利润组织、利润家和利润文化分析

5.6 A基金公司企业年金业务赢利模式的案例分析

6基金公司企业年金业务赢利模式的改进

6.1做好企业年金市场培育

6.2寻求广泛战略联盟,深挖大客户

6.3中小型企业年金集合计划

7优选赢利模式:利益均衡与合作收益最大化

7.1企业年金各方当事人的利益均衡

7.2实现企业年金各方合作收益最大化

8结论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 有代表性的三家基金管理公司组织机构图

致谢

展开▼

摘要

就公共管理活动而言,由于存在着公共利益,即存在公共产品,政府一切管理活动的根本目标就应该是维护和增进公共利益。如果某项公共利益可以通过私人部门持续稳定的供给来实现,那么,一方面政府“借力”达到公共管理的根本目标、增强了社会的公共性内涵,私人部门实现自身效用最大化,公众获得公共利益,这种多方联盟所得到的收益远比他们单独运作要大,合作收益便成为可能。政府通过充当导演和警察,制度上保证各企业年金基金管理机构之间的协议、承诺可以强制执行、具有完全约束力,这种俱乐部产品的供给就会持续稳定。这样,政府、企业年金计划委托人、企业年金基金各方管理服务机构、企业年金中介服务机构,通过发挥计划中其他参与方的优势,收获到比其自身单独运作年金计划大得多的收益,合作收益得以实现。 如果说提高企业年金基金规模和企业年金社会正向效应是目的,那么引入市场化运作企业年金(包括企业年金的投资管理)就是手段。由于目的和手段是相对于人的实践活动而言的,所以,本文探讨建立更加合理的基金公司企业年金业务赢利模式就是众多实践活动中的一种尝试,以达到实现企业年金社会下向效用最大化的目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