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发展状态评价研究——以榆林市国家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为例
【6h】

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发展状态评价研究——以榆林市国家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一章绪论

1.1选题背景

1.2研究目的与意义

1.3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国外研究进展

1.3.2国内研究进展

1.4研究思路、内容及方法

1.4.1研究思路

1.4.2研究内容

1.4.3研究方法

第二章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的理论基础

2.1可持续发展实验区概述

2.1.1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的缘起

2.1.2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发展阶段

2.1.3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的类型

2.1.4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的成就

2.2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的理论依据

2.2.1可持续发展理论

2.2.2循环经济理论

2.2.3生态系统平衡与优化理论

2.3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的技术支撑

2.3.1资源高效利用技术

2.3.2清洁生产技术

2.3.3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技术

2.4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的支持机制

2.4.1重大问题导向型机制

2.4.2政策法规导向型机制

2.4.3产业结构导向型机制

2.4.4循环经济导向型机制

第三章榆林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可持续发展水平与能力评价

3.1榆林市情分析

3.1.1区情特点

3.1.2优势与特色

3.1.3制约因素

3.2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3.2.1目前主要的评价指标体系分析

3.2.2指标体系

3.3可持续发展水平计算方法

3.3.1指标标准化

3.3.2确定指标权重

3.3.2计算各子系统可持续发展水平

3.3.3计算协调度

3.3.4计算可持续发展水平

3.3.5主成分分析法评价

3.4可持续发展能力分析

3.4.1纵向评价与比较

3.4.2横向评价与比较

3.5小结

第四章榆林国家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实践

4.1实验区建设重点领域

4.1.1经济发展

4.1.2依靠科技进步,促进实验区建设

4.1.3综合整治生态环境

4.1.4社会发展

4.1.5水资源利用与保护

4.1.6能源化工基地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

4.2实验区建设的重点区域

4.3实验区建设的保障措施

4.3.1建立完善领导机构

4.3.2探索实验区建设与管理的创新机制

4.3.3政策法规保障

4.3.4公众参与

4.3.5国内外合作

第五章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可持续发展实验区是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实践载体,可持续发展状态评价有助于明确可持续发展思想实施的情况。本文以可持续发展实验区为研究对象,探讨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的理论依据、技术支撑和支持机制,在此基础上,评价榆林市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的可持续发展状态,根据评价结果提出未来发展的措施和策略,对实验区建设提供参考。
   榆林市地处毛乌素沙漠和黄土高原过渡地带,具有独特的地形地貌、生态环境以及得天独厚的能源资源。近年来随着能源化工基地的开发建设,榆林市国民经济飞速发展。大规模、高强度、超常规的开发建设,使榆林原本就很脆弱的生态环境面临更大的压力,水资源不足的限制亦日趋强烈,城市建设、社会保障、医疗卫生也亟待改进。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之间的矛盾日显突出,是一个具有很强代表性的区域。
   论文在分析各类测度可持续发展水平的指标体系基础上,构建了可持续发展实验区评价的指标体系,共包括三个层次,第一层为可持续发展水平,第二层包括四个方面:环境保护、经济发展、社会进步、资源利用。第三层共包括29项指标,是第二层指标的具体化。以2000-2009年指标数据为样本,采用可持续发展水平评价公式,结合主成分分析法对榆林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的可持续发展水平进行了系统评价。
   评价结果表明,从2000-2009年榆林市可持续发展水平呈增长态势,2009年略有下降;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环境保护、资源利用四个子系统变化情况不尽相同,虽然各个系统可持续发展水平不断增长,但是发展步伐不一致,且系统内部失衡;可持续发展协调度经历了低水平的协调后,各个系统不断发展,发展水平失衡,协调度一度降低,2008年各个系统在较高的可持续水平上又一次达到协调,2009年协调度下降;与全国平均水平比较,榆林市可持续发展水平还处于低级阶段。
   针对这些问题,从建设的重点领域、重点区域、保障措施等方面提出了解决对策。建设的重点领域包括经济发展;依靠科技进步,促进实验区建设;综合整治生态环境;社会发展;水资源利用与保护;能源化工基地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重点区域主要包括“125”一区两中心五园科技创业工程、能源化工高新技术开发区/示范区。从领导机构,管理机制、政策法规、公众参与、国内外合作方面提出了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的保障措施。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