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细胞色素P450 3A5基因多态性与晚期大肠癌患者一线化疗方案化疗敏感性关系的研究
【6h】

细胞色素P450 3A5基因多态性与晚期大肠癌患者一线化疗方案化疗敏感性关系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论文说明:主要符号表

声明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细胞色素P450在肿瘤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 大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是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已有的研究证实,与最佳支持治疗(best supportive care,BSC)相比,化疗能够延长生存期,缓解临床症状,并提高生活质量。铂类、拓扑异构酶Ⅰ抑制剂和氟尿嘧啶类药物是治疗大肠癌主要的药物,然而不同大肠癌患者的化疗敏感性存在明显差异,确定大肠癌患者化疗敏感性的相关因素,对指导化疗药物选择和实施个体化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细胞色素P450(cytochrome P450,CYP450)是一组含亚铁血红素蛋白的超家族,是内质网膜上混合功能氧化酶系统的末端氧化酶,广泛分布于人体内各种组织、器官,参与许多内源性物质的生物转化以及外源性化合物的活化与降解。药理遗传学研究已证明,多态性这种基因组序列上的微小差异,可能导致不同个体间药物代谢能力的差异,从而影响化疗敏感性。在人体,CYP450的3A亚家族多肽5(cytochrome P450,subfamily ⅢA,polypeptide5,CYP3A5)是大多数药物和内源性物质的代谢酶,人体CYP3A5亚型的表达和活性呈明显的个体差异。许多药物和外源性化学物质都是CYP3A5重要的底物,经过肝脏和小肠的CYP3A5代谢,故该亚型很可能与晚期大肠癌患者化疗疗效有关。本文旨在探讨CYP3A5基因多态性与晚期大肠癌患者一线化疗方案化疗敏感性的关系。 方法: 病例入选标准:①经病理学或细胞学诊断为大肠癌;②病理分期为Ⅳ期;⑨既往未接受过化疗;④ECOG评分≤2;⑤至少具有一个可测量病灶;⑥正常的肝肾功能和骨髓储备;⑦无中枢神经系统转移;⑧无严重合并症;⑨无第二原发肿瘤。 化疗前抽取外周静脉血2ml,以枸橼酸钠抗凝,用DNA试剂盒提取基因组DNA,-20℃冰箱内保存备用。所有患者均给予一线化疗方案,用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response evaluation criteria in solid tumors,RECIST)评价疗效,将患者分为有效组(完全缓解+部分缓解)和无效组(稳定+进展)。通过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PCR-RFLP)方法检测外周血的CYP3A5多态的基因表型。整个统计过程用SPSS软件10.0完成,用卡方检验分析CYP3A5各基因型有效率的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全部检验均为双侧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共收集2007年1月至2008年10月在山东省肿瘤防治研究院经病理组织学或细胞学确诊的79例晚期大肠患者;病理类型为高分化腺癌8例,中分化腺癌47例,低分化腺癌17例,分化程度不确定的7例;男性51例,女性28例,年龄30~73岁,中位年龄61岁;47例患者采用FOLFOX4方案化疗(奥沙利铂85mg/㎡,静脉滴注,d1;亚叶酸钙200mg/㎡,静脉滴注,d1、2;氟尿嘧啶400mg/㎡,静脉推注,d1、2;氟尿嘧啶600mg/(㎡·d),持续泵入,d1、2;14天为一周期),19例患者采用改良FOLFOX方案化疗(奥沙利铂130mg/㎡,静脉滴注,d1;亚叶酸钙200mg/㎡,静脉滴注,d1~5;氟尿嘧啶500mg/㎡,静脉滴注,d1~5;21天为一周期),13例患者采用FOLFIRI方案化疗(伊立替康180mg/㎡,静脉滴注,d1;亚叶酸钙200mg/㎡,静脉滴注,d1、2;氟尿嘧啶400mg/㎡,静脉推注,d1、2;氟尿嘧啶600mg/(㎡·d),持续泵入,d1、2;14天为一周期),采用FOLFOX4和FOLFIRI方案化疗的患者4~6周期后按照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response evaluation criteria in solid tumors,RECIST)标准进行疗效评价,采用改良FOLFOX方案化疗的患者2~3周期后按照RECIST标准进行疗效评价。 79例晚期大肠癌患者中,CYP3A5基因*1/*1、*1/*3和*3/*3基因型的分别见于9例(11.4%)、39例(49.4%)和31例(39.2%)患者。 79例晚期大肠癌患者中,携带CYP3A5基因*1/*1、*1/*3和*3/*3基因型患者的客观有效率(完全缓解+部分缓解)分别为11.1%(1/9)、41.0%(16/39)、58.1%(18/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7),携带CYP3A5*3/*3基因型(突变型纯合子)的患者化疗有效率高于携带CYP3A5*1/*3(杂合子),携带CYP3A5*1/*3基因型的患者化疗有效率高于携带*1/*1(野生型纯合子)基因型的患者。 结论: 本研究结果提示,携带CYP3A5*1/*1、*1/*3和*3/*3基因型晚期大肠癌患者接受一线化疗的客观有效率不同,携带CYP3A5*3/*3基因型的晚期大肠癌患者化疗有效率高于携带CYP3A5*1/*3,携带CYP3A5*1/*3基因型的晚期大肠癌患者化疗有效率高于携带CYP3A5*1/*1基因型的患者,可以用CYP3A5的基因型初步预测化疗疗效。即携带CYP3A5*3/*3基因型的晚期大肠癌患者一线化疗有效率最高,CYP3A5*1/*3基因型的患者次之,CYP3A5*1/*1基因型的患者最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