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用面向对象技术重构遗留系统的方法研究
【6h】

用面向对象技术重构遗留系统的方法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一章绪论

1.1本研究的目的以及意义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3构思及主要工作任务

1.4课题来源

1.5论文的组织结构

第二章GASOR系统的现状

2.1 GASOR系统面临的窘境

2.2对遗留系统进行重构的迫切性

2.3面临的任务

第三章问题的根源

3.1 GASOR系统的演化

3.2 GASOR系统中存在的矛盾

3.3一切矛盾指向系统架构

3.3.1 GASOR系统目前的架构

3.3.2版本控制

3.3.3软件系统的熵

3.3.4功能与架构的辩证关系

第四章重构

4.1重构的意义

4.2实施重构的步骤

4.3制约GASOR重构的技术因素以及这些因素对重构的影响

4.4指导GASOR重构的几条准则

4.5以架构为中心面向对象的解决方案

4.6面向对象的设计

4.6.1从用户的角度出发

4.6.2从开发人员的角度出发

4.7重构的实施

4.7.1遗留系统的结构分析

4.7.2粗粒度复用

4.7.3用户界面代码的复用

4.7.4界面处对象的退化

4.7.5串行化的实施

4.7.6设计模式的应用

4.7.7僵尸代码的处理

4.7.8其他工程措施

第五章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展开▼

摘要

本文中的遗留系统是指那些因为某种原因(历史的、人为的)在设计和实现阶段未采用面向对象技术的旧有系统。 这类系统在经过一段较长时期的发展之后,其各项功能基本完善并趋于成熟,但由于在整体上缺乏一个具有弹性、易于扩展的架构,从而在面对变化的用户需求以及自身发展的需要时,无法及时有效地做出改变,使其进一步的发展受到了限制。 以面向对象的分析、设计以及实现方法为基础对这些系统进行改造(重构)的需求变得越来越迫切。 本文将对利用面向对象技术对结构化遗留系统实施再工程的过程中涉及到的一般性原则、方法以及一些具体的工程措施进行研究。 重构是个再工程的过程,与普通工程过程一样,涉及到分析、设计以及实现等若干环节,所以本文不单局限于对于重构实现的讨论上,而是对包括需求分析、现状分析、重构分析、重构设计以及重构实现在内的再工程过程的各个阶段进行了深入的探索。 本文以一个实际的系统(GASOR,储层地质统计分析系统)为例,对重构所涉及的各个方面作了详尽的分析,得出了对于指导结构化遗留系统面向对象重构具有实际意义的若干原则和方法。同时作为这些原则与方法的应用结果,实现了从老GASOR系统以储层地质方法为中心的系统架构到新GASOR系统以储层模型为中心、工作流为线索的系统架构的转变。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