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校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与实践创新研究
【6h】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校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与实践创新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国外研究现状

1.4.2 国内研究现状

1.5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及创新点

1.5.1 研究内容

1.5.2 技术路线

1.5.3 创新点

第二章 高校校报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和影响

2.1 高校校报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渊源

2.1.1 高校校报思想政治教育的涵义

2.1.2 高校校报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渊源

2.2 高校校报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特征

2.2.1 舆论导向权威性

2.2.2 受众群体广泛性

2.2.3 宣传内容针对性

2.2.4 教育方式艺术性

2.3 高校校报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2.3.1 坚持正确舆论导向,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养

2.3.2 服务高校教学科研,提高大学生科学素养

2.3.3 营造校园文化氛围,提高大学生人文素养

2.3.4 发挥典型示范作用,激励大学生成长成才

2.3.5 培养大学生记者,提高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

第三章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校报思想政治教育现状考察

3.1 新媒体的发展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变化

3.1.1 新媒体的涵义

3.1.2 新媒体的主要特征

3.1.3 新媒体语境下校报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变化

3.2 高校校报思想政教育现状问卷调查

3.2.1 问卷设计

3.2.2 样本选择

3.2.3 问卷发放、回收及相关数据统计

3.2.4 调查问卷数据描述

3.3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校报思想政治教育困境分析

3.3.1 周期长、信息量有限,与新媒体反差强烈

3.3.2 定位不准,行政色彩浓厚

3.3.3 机制不健全,编辑素质有待提高

3.3.4 改革动力不足,品牌意识缺乏

第四章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校报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策略

4.1 报网融合,以网托报

4.1.1 加强校报网络建设,实现报网互动

4.1.2 创立手机报,开拓传播方式

4.2 准确定位,文化立报

4.3 创新版面,特色兴报

4.3.1 要闻版:注重“五个一”,增强导向性

4.3.2 综合版:实施“三举措”,增大信息量

4.3.3 校园生活版:发挥记者团作用,贴近大学生

4.3.4 文艺副刊版:做到“两结合”,增强感染力

4.3.5 各版定位清晰,风格和谐统一

4.4 健全机制,提高编辑新媒体素养

4.4.1 建立科学的运作机制

4.4.2 提高校报编辑的新媒体素养

4.5 加强策划,深度报道

4.5.1 总编辑要有胆有识,勇于开拓

4.5.2 深度报道是关键

4.6 精心设计,推出“名栏”

4.6.1 栏目设置要凸显特色,体现人文情怀

4.6.2 栏目选题重点在满足学生的精神需求

4.6.3 栏目要根据读者反馈意见及时调整

4.7 学习借鉴,加强合作

结束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展开▼

摘要

高校校报是学校党委和行政的机关报,是校园的主要媒体之一,它既是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阵地,又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工具,在宣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方面,在对广大师生员工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在推动高校教书育人和党的建设方面发挥着不可取代的作用。
  然而,随着科技的进步、时代的变迁,新媒体日新月异的发展吸引了人们更多的目光,作为传统媒体的高校校报在新媒体的冲击下发展空间日益受到挤压,而自身也面临着诸多亟需解决的问题,校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出现了弱化趋势,面对这种状况,高校校报只有加快改革创新步伐,才能在与新媒体的竞争中占据优势,更好地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论文以思想政治教育学和传播学为基本立足点,对高校校报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渊源、基本特征和重要影响进行了阐述,通过问卷调查对目前陕西省部分高校校报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对新媒体带来的校报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变化以及校报自身因定位不准、机制不健全等原因面临的困境进行了深入剖析,并结合校报编辑工作实践,从报网融合、准确定位、版面创新、健全机制、提高编辑素质、加强策划、推出“名栏”、加强合作等方面对校报的改革创新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探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