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论生态人格的生成过程及其特征
【6h】

论生态人格的生成过程及其特征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独创性声明及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

引言

第一章人格理论的历史演进

1.1渔猎文明时期混沌的整体性人格

1.1.1混沌的整体性

1.1.2本能的依附性

1.2农业文明时期感性的整体性人格

1.2.1感性的整体性

1.2.2双重的依附性

1.3工业文明时期理性的主体性人格

1.3.1物化的主体性

1.3.2理性的主体性

第二章理性主体性人格的缺陷及人格的生态化趋向

2.1主客二分的形而上学思维方式

2.2理性至上的人类中心主义

2.3以工具理性为中心的科学技术观

2.4人格的生态化趋向

第三章生态人格的内涵及特征

3.1生态人格的内涵

3.1.1求真是生态人格的基本内涵

3.1.2趋善是生态人格的第二层内涵

3.1.3臻美是生态人格的最高层次

3.1.4真善美统一是生态人格的目标诉求

3.2生态人格的特征

3.2.1理性辩证的整体思维方式

3.2.2共生共荣的主体性

3.2.3关爱自然的价值取向

第四章生态人格的生成

4.1生态人格构建的理论依据

4.1.1马克思恩格斯的人格思想

4.1.2人与自然的对象性关系原理

4.2生态人格的生成条件

4.2.1改变观念,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4.2.2合理利用科学技术,树立正确的科技观

4.2.3建立良好的制度保障体系

4.2.4加强生态文化教育

4.2.5加强国际合作、营造适宜的国际环境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展开▼

摘要

生存和发展是人类所面临的永恒主题.然而,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日益严重的全球性生态危机,犹如达摩克利斯之剑垂悬于世人面前,使人类生存和文明发展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 面对日益深重的生态危机,人们不禁对工业文明进行了富有深度的叩问与反思:这些危机的根源和实质是什么?危机又何以摆脱?危机的出现与加重,迫使人类对自身行为进行彻底的反思,痛定思痛,人们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人类所面临的种种危机究其实质,就是人的危机、人格的危机. 本文以人与自然关系的历史演进为主线,以人格的发展为脉络,回顾了古代依附性的整体人格,反思工业文明时期的主体性人格,在此基础上对未来生态文明时代人与自然天人和谐状态下的未来人格形态--生态人格做出了理性展望.由于当今生态环境恶化的危机已成了世界各国关注的全球性问题,要从根本上摆脱生态危机的威胁,就必须实现人类文明的转向,即从工业文明走向生态文明,这是文明发展的必然选择.而文明发展历程又受到人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的影响,因此,在此背景下,塑造符合时代发展需求的新型人格--生态人格,已成为了社会追寻的价值旨归. 本文重新评价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指出人格危机是造成生态危机的根本原因,把解决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