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食品用纸包装中挥发性有机物的研究
【6h】

食品用纸包装中挥发性有机物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食品包装安全现状

1.1.2 食品用纸包装材料的安全现状

1.1.3 包装材料中的挥发性有机物

1.2 食品用纸包装安全性的国内外研究状况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1.4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2 食品包装材料安全性研究的理论基础

2.1 食品用纸包装材料的不安全因素

2.1.1 原料选择本身

2.1.2 材料加工过程中使用添加剂、粘结剂的种类

2.1.3 印刷油墨的种类

2.2 食品包装材料和食品之间的物理、化学作用

2.2.1 食品包装材料与食品的相互作用

2.2.2 食品包装纸与空气间的分配系数

2.3 我国食品包装卫生监测标准

3 实验方法的确定

3.1 气相色谱法(GC)

3.1.1 气相色谱原理

3.1.2 色谱技术的应用

3.1.3 顶空进样原理

3.1.4 顶空进样技术的特点

3.1.5 顶空气相色谱法(HS-GC)

3.2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分析方法

3.2.1 气质联用技术

3.2.2 气质联用仪器

3.2.3 气质联用特点

3.2.4 顶空—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HS—GC/MS)

3.3 定性与定量分析方法的选择

3.3.1 定性分析

3.3.2 定量分析

3.4 实验条件的选择

4 实验部分

4.1 仪器和试剂

4.1.1 仪器

4.1.2 试剂和材料

4.2 检测条件

4.2.1 顶空进样条件

4.2.2 气相色谱-质谱测定条件

4.3 实验过程

4.3.1 配制标准溶液

4.3.2 样品制备

4.3.3 实验步骤

4.4 实验数据的分析处理

4.4.1 混合标样色谱图

4.4.2 定性分析

4.4.3 定量分析

4.5 实际样品检测结果与讨论

4.5.1 定性分析结果

4.5.2 定量分析结果

4.5.3 实验结果讨论

5 食品用纸包装的安全性讨论

5.1 实验中检测出的挥发性有机物的研究

5.1.1 挥发性有机物的危害

5.1.2 来源分析

5.2 食品包装安全的建议和对策

5.2.1 食品包装的安全性对策

5.2.2 食品包装的安全性建议

6 结论与展望

6.1 本文的研究结论及创新之处

6.2 论文的不足之处和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展开▼

摘要

食品包装被称作是“特殊食品添加剂”,在一定程度上,食品包装已经成为食品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某些食品包装不符合安全要求,甚至导致危害人体健康的情况颇为突出。本文利用气相色谱一质谱联用技术(GC—MS),确定了实验条件、实验步骤及数据处理的方法;选取六种市售食品用纸包装袋,检测分析试样包装中可能含有的挥发性有机物及七种目标挥发性有机物(苯、乙苯、邻二甲苯、间/对二甲苯、异丙醇、乙酸丁酯、乙酸乙酯),对检测到的挥发性有机物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然后对实验结果进行处理并分析,最后对食品用纸包装材料的安全性进行总结讨论,给出建议和对策。实验定性结果表明7种挥发性有机物在所检测的食品用纸包装袋中存在很多,苯系物含量较大。另外包装袋中还含有很少量的烷烃类、酮类酯类等物质。检测结果显示,基本上每种包装袋中都含有已醛和D-丙氨酸。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在所检测的六种包装袋中,总的溶剂残留量按照目前国家标准中的规定——溶剂残留总量≤10 mg/m2,其中苯系溶剂残留量≤3mg/m2。均符合标准。而对于肉夹馍包装袋、爆米花包装袋、麦当劳包装袋这三种包装袋中溶剂残留总量虽未超标但量比较大,苯类挥发性有机物的含量也比较大。特别是肉夹馍包装袋,其苯类物质含量经过多次检测得出的平均值为3.145mg/m2超过国家规定。食品用纸包装中,含有这几种有机残留,对人体健康会造成一定的危害,尤以苯系物的含量为卫生和食品监督部门所严格控制。HS-GC/MS方法具有进样简单、分离效果好、精密度高、适用于沸点较低的痕量物质的定性及定量分析,因此能够满足食品包装中挥发性有机物检测工作的要求。本课题通过实验研究的方法,获得第一手的实验数据,为食品用纸包装安全性后续方面的研究及我国食品包装相关法规的建立提供科学依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