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榆林风沙草滩地区土地整治问题分析及整治方案研究——以榆阳区岔河则乡岔河则村土地整治项目为例
【6h】

榆林风沙草滩地区土地整治问题分析及整治方案研究——以榆阳区岔河则乡岔河则村土地整治项目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前言

1综述

1.1榆林风沙草滩地区实施土地整治项目的必要性和现实意义

1.2干旱的风沙草滩地区土地整治开发普遍存在的问题和难点

2项目研究依托对象概况

2.1项目选址、整治规模、土场等周边环境

2.2 项目区地形地貌及水文地质条件

2.3 项目区气候条件

2.4 项目区土壤条件

2.5 该土地整治项目的主要工程内容

3.1项目合法性分析

3.2 土地开发利用潜力分析

3.3 水资源平衡分析

3.4 土地利用限制因素分析

3.5 环境影响分析

3.6 公众参与分析

3.7土地适宜性评价分析

4.1规划设计指导思想及原则

4.2 总体布局

5土地整治方案分析比较

5.1土地平整工程

5.2水利及其配套工程

5.3道路工程

5.4农田防护林网工程

5.5电气工程设计方案

6 项目预算

6.1土地平整工程(含土壤改良工程)

6.2农田水利配套工程

6.3道路工程

6.4电力配套工程

6.5防护林网工程

7综合评价

7.1 经济效益

7.2 社会效益

7.3 生态效益

8结论

1.是落实土地方面法律法规的需要

2.水土资源和利用结构将得到较大的改善

3.项目建成将对生态环境的改善这一目标的实现奠定基础

4.项目建成将有效增加农民收入,促进新农村建设

5.有利于加快特色农业建设和机械化作业推广步伐

6.该项目的建成有对规模化农业及特色农业的推广起到示范作用

9相关依据

致谢

参考文献

12.相关附件

展开▼

摘要

本论文主要研究在榆林风沙草滩地区实施土地整治项目中出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以及分析解决这些问题,具体从政策、经济、环境等方面结合水利工程、水文水资源、道路工程、土木工程等相关学科知识,以榆阳区岔河则乡岔河则村土地整治项目为例,系统的分析了在此区域实施土地整治项目的可行性及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对各单项工程设计实施方案进行优化比选。
  毛乌素沙漠边缘地带的榆林风沙草滩地区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社会经济等基础条件优越,且该地区实施农业综合开发的政策、环境等条件均有较大的优势,在此实施大规模成片的土地整治开发项目,有利于提高当地的农业生产基础条件,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三赢,同时又能确保国家占补平衡工作的完成,保证国家的粮食安全。本文的理论意义在于打破固有的思维定势,认为沙漠荒芜地带不适宜进行大规模的土地开发整治,经过本文的研究探讨在该地区实施土地整治项目的现实意义及相关土地整治项目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证明结果是可行的,效益是明显的。
  目前在该区域已有较小规模的土地整治,均为当地农民的小规模开发,较大规模的有一定经济价值的成片开发,尚没有完全展开,本文主要参考国内一些较为成熟的土地整治开发模式,并将之与该地区的自然环境与资源相结合,探索适宜于本地区土地整治项目的新模式、新思路、新观点,探索实施的现实意义,并将之予以推广。
  本文在对项目实施可行性研究分析的同时对土地整治相关工程实施方案进行了相应的优化比选,主要的单项工程包括土地平整工程(含土壤改良工程)、农田水利配套工程、道路工程、林网绿化工程及电力配套工程,通过这些工程的相互配合,达到项目经济、生态、社会效益的最佳,为国家的粮食安全奠定基础。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