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重点生态功能区要求的高寒藏区小城镇规划策略研究
【6h】

基于重点生态功能区要求的高寒藏区小城镇规划策略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1 绪论

1.1研究的缘起与背景

1.2相关概念解析

1.3研究的内容、目的与意义

1.4研究方法、研究框架和论文章节关系

1.5国内外研究综述

1.6本章小结

2 重点生态功能区的定位对高寒藏区小城镇规划建设的要求

2.1解读“重点生态功能区”

2.2重点生态功能区内的高寒藏区小城镇发展面临的问题

2.3规划建设目标确定

2.4评价指标选取

2.5唐古拉山镇规划建设目标及评价指标确定

2.6实施保障策略

2.7本章小结

3宏观规划策略——基于和谐共生的城镇发展定位

3.1适宜的城镇规模预测

3.2产业发展转型策略

3.3唐古拉山镇的城镇规模预测和产业发展转型

3.4本章小结

4 中观规划策略——基于地域特色的城镇规划布局

4.1城镇设计与城镇总体规划的有效互动

4.2高寒环境下的藏区生态小城镇规划布局要求

4.3重点生态功能区下的高寒藏区小城镇规划布局——唐镇实践

4.4本章小结

5微观规划策略——基于地域环境的生态技术支持引导

5.1高寒藏区生态小城镇规划建设中的生态低技术引导

5.2唐古拉山镇的生态建设策略

5.3本章小结

6 结论

6.1本研究的主要结论

6.2本研究的不足与后续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附录一:参考指标库

附录二:作者攻读研究生期间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大规模、高强度的工业化城镇化导致了自然生态环境的急剧恶化,城镇建设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日益激烈。在这种情况下,国家为构建高效、协调、可持续的国土空间开发格局,编制出台了《全国主体功能区划》,提出“重点生态功能区”,并明确了青藏高原极其重要的生态地位。然而作为国家生态安全格局重要组成部分,青藏高原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与当地小城镇的建设发展现状并不能符合国家“生态屏障”的定位。本文将立足于青藏高原藏族聚居小城镇的发展现状,以解决小城镇建设与环境保护的矛盾为目标,以城镇总体规划对《全国主体功能区划》的应对与落实为媒介,对基于重点生态功能区要求的高寒藏区小城镇的规划策略进行深入的研究。
  首先,通过对重点生态功能区的相关解读以明确其内容及要求,结合对重点生态功能区内的高寒藏区小城镇相关情况的整理和分析,总结出该区域背景下的小城镇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参考生态小城镇相关理论及相关评价指标体系,结合高寒藏区的地域民族特色,分别从定性与定量的角度提出符合重点生态功能区要求的高寒藏区小城镇的规划建设目标,并构建适宜的评价指标。针对发展目标及评价指标,分别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研究能够符合重点生态功能区要求的高寒藏区小城镇的规划策略。宏观规划策略,从城镇规模和产业发展定位方面入手建立城镇和其区域生态环境背景之间和谐共生的关系;中观规划策略,通过城镇设计和总体规划的有效互动,结合对民族特色、高寒环境以及生态要求的考虑,使城镇总体规划布局能真正的体现其地域特征;微观规划策略,立足于地域环境,对城镇规划建设需要的生态低技术支持给予引导。
  本文基于对重点生态功能区的解读,从宏观层面到微观层面分别提出了应对于重点生态功能区要求的高寒藏区小城镇规划策略,使高寒藏区小城镇的建设发展能够满足重点生态功能区的要求,进而解决城镇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并为小城镇总体规划对《全国主体功能区划》的落实做出有益探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