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对生产力科技观的超越--从“李约瑟难题”谈起
【6h】

对生产力科技观的超越--从“李约瑟难题”谈起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1绪论

1. 1研究背景和意义

1 .2国内外研究现状

1. 3主要内容、方法及创新之处

2对李约瑟难题的解读

2. 1 李约瑟难题的提出

2. 2 关于李约瑟难题的争论

3 中国历代科技观的演变

3. 1 科学与技术的界定

3. 2 我国历代科技观的演化轨迹

4对我国生产力科技观的评价

4. 1 生产力科技观的特点

4. 2.生产力科技观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贡献

4. 3 生产力科技观的缺陷

5对我国主流科技观的重构

5. 1 科学技术观的实践逻辑

5. 2 重构我国主流科技观的基本方向

6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硕士研究生学习阶段发表论文

展开▼

摘要

中国古代科技成就远远超过西方各国,但是近代科学为什么没有在中国产生?这一问题出自英国著名史学家李约瑟,学界将其称为“李约瑟难题”。通过学界对李约瑟难题的讨论,我们看到了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辉煌成就,但同时也看到了从近代以来我国科学技术的落后。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科学技术已经延伸到了人类活动的各个领域,不可抗拒的成为一种人类社会的决定性力量,同时也决定了我国主流科技观的演绎之路。1949年以来,我国科技观就以“科技是生产力”为核心,到了1988年,邓小平正式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这一科技观至今影响着国人对科学技术的认识,进而成为中国科学技术观的主流,本文将这种科技观称为“生产力科技观”。生产力科技观对我国科技的发展有着巨大的贡献,人类的生活质量更是因此而提高,但是它在为人类带来福利的同时也有着其局限性。由于这种科技观表现出了严重的以技术代替科学的思想,对科学技术的理解中技术的成分多而科学的成分少,使我国只重视技术的成果而不重视对基础科学的研究。为了使我国的科学和技术能够协调发展,应当对我国主流科技观进行修正重构,形成一种更全面的、更局水平的新的主流科技观。
  本研究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对“李约瑟难题”的解读。首先提出李约瑟难题的经典论述,进而讨论难题所引发的争论,阐述质疑者和支持者的态度及主要观点。第二部分:论述我国历代科技观的演绎之路。从科学、技术的概念,科学与技术的关系以及科技观的概念出发,探寻我国历代科技观的演变过程。从而指出我国主流科技观是生产力科技观。这部分从三个方面出发,一是我国古代科技发展领先于世界,二是我国近代科技落后西方,三是我国当代主流科技观是生产力科技观。第三部分:评价我国传统的科学技术观。这部分总结了生产力科技观的特点、贡献和缺陷。1其特点IB发,虽然生产力科技观对我醒济狂会发雇产至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但是仍然存在着局限性。第四部分:重构我国主流科技观,这也是本文的创新之处。弥补我国主流科技观的不足,使其日益完善,把科学技术当做一种特色文化,走技术创新到科.学创新之路。

著录项

  • 作者

    郭梦敏;

  • 作者单位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授予单位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学科 哲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全锐;
  • 年度 2014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G3-02;
  • 关键词

    社会生产; 科学技术; 科技创新; 技术哲学;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