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村庄分类的西北贫困地区村庄适宜性规划方法研究——以甘肃省岷县为例
【6h】

基于村庄分类的西北贫困地区村庄适宜性规划方法研究——以甘肃省岷县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1. 导论

1.1研究背景

1.2课题释义

1.3研究意义

1.4研究综述

1.5研究方案

2. 岷县村庄规划研究路径确定

2.1岷县村庄现场调研

2.2村庄概况

2.3实现目标

2.4研究路径

2.5小结

3. 山区客体环境限制下岷县村庄发展条件

3.1岷县村庄发展的客体环境构成

3.2自然环境——村庄发展的生态基础

3.3要素环境——村庄发展的经济基础

3.4政策环境——村庄设施建设的保障基础

3.5小结

4. 村民主体认知决策下岷县村庄发展差异

4.1村民主体需求的基本认知

4.2村民主体需求下岷县村庄的演进

4.3岷县村庄发展的差异

4.4小结

5. 基于村庄分类的岷县村庄适宜性规划对策

5.1村庄分类的必要性

5.2村庄分类方法

5.3村庄分类——以梅川镇村庄为例

5.4样本村庄概况

5.5适宜性规划目标的提出

5.6基于共性特征的规划策略应对

5.7基于个性特征的规划策略应对

5.8小结

6. 结语

6.1论文研究成果

6.2论文研究不足

致谢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图录

表录

附录

附录一:村庄发展件评价层次结构相关研究汇总

附录二:指标层次结构合理性调查

附录三:指标权重调查

附录四:梅川镇调研资料汇总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发表论文

项目实践

展开▼

摘要

西北贫困地区生态环境脆弱,交通条件闭塞,在这种情况下,贫困山区的村庄生计困难且村庄发展差异较大。村庄规划作为一项改善农村地区生产和生活条件的统筹性措施,不同地区、不同发展阶段的村庄在规划中面临的问题不同。因此,针对西北贫困地区村庄,应进行怎样的适宜性规划。
  研究按照“背景认知——现状分析——问题总结——适宜性规划方法”的思路展开。首先以岷县村庄为例进行背景认知:对村庄自然、经济、社会、空间进行初步认知,总结美丽乡村建设中应实现的目标。然后按照“客体环境——主体认知——影响村庄建设”的逻辑对村庄发展差异的现状进行剖析:根据村庄所处的自然、经济、社会等客体环境分析现状村庄发展的基本条件,结合村民的实际需求,分析环境对村民需求的影响,进而探讨特殊环境之下村庄发展的现状特征,并根据这些特征总结村庄发展的差异和存在的相应问题,以探寻村庄发展客观规律,并梳理其影响因素。最后结合村庄发展差异影响因素构建村庄发展条件评价标准,对村庄进行分类,并结合岷县村庄规划案例,针对各类村庄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适宜性的规划目标及对策,以探寻出一套适宜于西北贫困地区村庄的规划策略。
  研究认为:①由于贫困山区村庄发展的客体环境存在较大差别,并影响主体认知,从而使村庄在发展过程中呈现出共性问题和个性问题,导致美丽村庄建设中,各类村庄的建设内容不同;②村庄存在的共性问题表现在空间建设无序、农房院落建设落后、地域文化面临冲击几方面,规划适宜在宏观层面对其进行统筹考虑,在此基础上再进行微观层面的细化设计;③村庄存在问题的差异性表现在不同地形条件下村庄的生态安全、设施建设及产业发展问题的严重程度不同,受客观环境限制,建设中适宜对其进行不同程度的解决。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